中国田径协会:坚持“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帮扶——2021年度国家体育总局系统帮扶工作会经验交流发言摘登

  中国田径协会将扶贫工作作为政治任务紧抓不放,坚持“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帮扶双管齐下,积极实施体育扶贫工程,助力脱贫攻坚,履行了田径协会的社会责任。

  领导高度重视,扶贫攻坚有目标有责任。协会能够坚持扶贫工作的政治站位,根据总局的统一部署,结合田径的项目特点,积极主动受领扶贫工作任务,将体育扶贫工作融入项目规划、融入田径赛事、融入共建合作。协会内部党委主责,党委分工中有负责扶贫的委员,具体工作由党宣办公室协调推进,结合党委会定期研究扶贫工作,督办扶贫任务落实。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均超额完成扶贫任务指标。

  加大投入支持,提高扶贫实效。积极对接繁峙、代县、织金、崇义4个定点扶贫县以及其他西部边远地区的现实需求,立足实际进行款物的直接捐赠,快速解决贫困地区当下的问题。2020年接总局援建田径场的通知后,协会领导班子一致认为学校运动场地援建是体育总局交给田径协会的一项政治任务,必须全力以赴抓紧落实。协会选派专家赴山西对繁峙实验小学、代县五中的运动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当月提出了援建计划,并援助建设资金160万,改善了当地的体育教育设施。2017年以来,先后捐赠办公笔记本电脑20台、训练器材85台(套),折合总价值178.3万;捐赠运动装备12281件(套);直接捐赠扶贫款90万元、采购扶贫农产品20余万元。

  突出体育特色,做好“扶贫扶智”。中国田径协会从2018年起着重打造了面向贫困县的“小康之约”马拉松系列赛,共12站,积极支持奥跑中国(繁峙/代县站)比赛3站,累计减免技术服务费用132万元,还借助赛事开展了捐赠图书等公益活动。通过加强赛事组织和技术支持,发挥协会特色赛事的品牌效应,山西繁峙、山西代县、湖北巴东、贵州荔波、广西巴马、河北涉县等马拉松赛事逐渐成为当地品牌活动,为发展体育、旅游,促进产品外销,助力脱贫攻坚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强对体育人才培养的支持,裁判员培训、教练员培训、青少年训练营、赛事组织等人才培养过程中向定点扶贫县倾斜,并给予培训费用的支持。协会选派奥运冠军王丽萍、高级教练员吴小五、周力等组队前往代县开展培训,当地教师、体育俱乐部等近百人参加,提高了体育教师教学训练水平,提升了体育俱乐部的办赛能力。

  调动协会资源,建立扶贫援助长效机制。扶贫需要坚定的决心,更需要与地方政府、社会力量全面合作,建立行业扶贫的机制,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实践。协会从支持项目发展、后备人才建设角度,助力“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脱贫工作。尤其在援藏工作上,自2011年协会启动了田径高原人才开发计划,以此为依托将老西藏精神与马拉松精神高度融合,重点打造了马拉松、竞走等耐力项目人才、队伍建设。每年直接投入100多万元支持西藏开展夏令营、冬令营,选拔后备人才,并派专家驻队指导;连续10年选送西藏中长跑马拉松队到埃塞俄比亚外训,聘请世界顶级外教执教,协会负担所有经费;选派陕西高级教练李宝进援藏支教扶持西藏组建竞走队;支持西藏举办比赛,已办拉萨半程马拉松、林芝高原对抗赛、国家队特许赛等,推荐体育公司在林芝举办大众马拉松赛;帮助西藏建设高原训练基地。这一系列举措的落实,推动了以西藏为重点的西部高原6省田径运动的快速发展。藏族马拉松运动员多布杰代表国家相继参加了2014年亚运会、2015年北京世锦赛、2016年里约奥运会、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2019年多哈世锦赛。藏族竞走运动员切阳什姐一直稳居女子20公里第一梯队,是中国历史上首位进军奥运会赛场的藏族选手,取得了奥运会银牌、世锦赛银牌等好成绩,已入选东京奥运会女子20公里阵容。目前竞走、马拉松两个项目已完成奥运选拔,5个单项20人中西部高原地区占10人。

  发挥明星效应,助力脱贫攻坚。协会积极培育国家田径队人员的社会责任心,积极组织国家队运动员参与扶贫、公益活动。藏族运动员切阳什姐,长期捐款捐物支持青海果洛州玛沁县吉美坚赞民族职业学校,免费为学校附属企业代言和参加相关活动,助力该学校长期免费为青海藏区的孤儿、贫困家庭孩子等提供就学机会。投掷运动员巩立姣积极参与扶贫公益健步走活动,提升赛事影响力。短跑运动员苏炳添通过视频连线为安徽利辛县带货助力脱贫,2小时直播累计观看人数1083万,带动了农产品的销售,助力了当地农民脱贫。奥运冠军陈定长期资助贫困家庭和贫困儿童,奉献爱心。国家队人员数十次自发将军训服装、训练服装等邮寄至西藏、青海等地区。形成了人人参与公益、助力扶贫的良好氛围。(转自4月20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