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顺:这一次,我给自己打十分
奥运会是赛场,更是人生舞台。在顺境中拼搏,困境中坚守,相信自己,所有的汗水和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所有的梦想都会成真。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冠军汪顺赛后第一时间走进中国体育报、中国体育、新体育网前方视频演播室,在复盘惊心动魄的比赛同时,为我们讲述了他们充满希望与梦想的花样人生。 汪顺 东京奥运会男子200米混合泳冠军
朱志根 中国游泳队教练
记者:
当飞机落地东京,走出机场的时候,两位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朱志根:
我很振奋,尤其是看到机场的各项防疫工作很严格之后,我对这次比赛有更多期待。严格的防疫对我们来说是有利的,因为我们平时在家里训练已经习惯了这种严格的防疫流程,但是许多其他国家的选手还不太适应。所以我觉得东京奥运会,我们应该能拼出不错的成绩。汪顺:
我走出机场第一个想法是,奥运会就这么开始了?因为之前看到网上各种声音说奥运会可能还会推迟,所以当它真的来了,觉得还挺不可思议的。记者:
回想一下夺冠过程,不少观众都觉得有些惊险,因为预赛的时候汪顺排在第七,预赛是放了一下吗?朱志根:
因为比赛是预赛、半决赛、决赛三场,根据我们的体能分配战术,预赛的时候用85%的力量,半决赛发力95%,最后决赛场上全力以赴。虽然汪顺预赛排第七,但是他半决赛被分到第二组,知道第一组成绩后,心里就有个底,知道要用多少力能进前8名。记者:
决赛场上都是水平很接近的队员,比赛过程中,你是从哪一刻觉得这枚金牌有戏了?朱志根:
一场比赛运动员的水平接近,谁能够在最后25米顶住,谁就拿冠军。还剩25米的时候,我觉得这枚金牌稳了,就已经在场边大喊大叫了。汪顺:
我的感觉也差不多,最后25米的时候我就觉得拿金牌应该没问题。记者: 你之前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自嘲自己年纪大了,恢复慢了。成为老将之后,在训练中多少也会有一些优势吧?
汪顺:
优势就是自己更加了解自己,对训练的把控会稳一些准一些。比如在感觉累的时候,能够找好时间静静地休息一下再练。直白一点,就是该睡觉的时候睡觉,该训练的时候训练,不要睡觉的时候想着训练,训练的时候想吃饭,吃饭的时候想睡觉。要提升训练效率,训练中要有更详尽的计划。记者:
但有时候计划就是赶不上变化,比如奥运会周期从4年变成5年这件事儿。当知道东京奥运会延期一年的时候,两位的第一反是什么?朱志根:
这真是一个麻烦事情,我们的计划又要重新再来了。当时第一个想到的是怎样和运动员沟通,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汪顺:
我听到这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觉得延期也挺好的,我有多一年的时间去雕琢不足的地方。记者:
汪顺今年27岁。你曾说,自己游了这么多年,希望能有好结果,你觉得这次的结果你满意吗?汪顺: 挺满意的,我给自己打10分。(转自8月3日《中国体育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