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弯道管理员培训 保障冬奥会短道速滑竞赛顺畅

  在短道速滑项目中,三个角色组成了一场比赛,运动员、裁判员、弯道管理员。运动员在赛场奋勇拼搏,裁判员在场中公平执裁,只有弯道管理员常常被忽视。但是他们时刻准备着,看准时机上场,维护冰面平整和标志块摆放整齐。
  北京冬奥组委、体育总局冬运中心、中国滑冰协会将于9月联合举办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弯道管理员培训班,确保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竞赛项目筹办工作顺利推进。实际上,为了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项目的专业和精彩,中国滑冰协会早在2019年就主办了第一期短道速滑弯道管理员专项培训,此次培训是中国短道速滑项目发展36年来第一次针对弯道管理员进行的专项培训。
  短道速滑具有速度快、意外多、观赏性强等竞赛特点,因此对弯道管理员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必须是了解短道速滑规则,并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在国际赛事中能够与裁判长顺畅沟通,并且有经验的滑冰运动员才能胜任。根据国际滑联短道速滑规程要求,比赛中,弯道管理员要在不妨碍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情况下摆放或替换标志块,并对赛道冰面上的划痕进行清理。
  比赛中,运动员的滑行时间以秒计算,弯道管理员需要眼疾手快,看准时机上场摆放标志块,还要做到不干扰比赛。尤其是场上人员众多的接力比赛,更加考验弯道管理员的眼力和滑行能力。因此,中国滑冰协会主办的弯道管理员培训班旨在提高裁判员的专业素养,培养能够代表裁判员形象、代表中国人形象的礼仪之师。弯道管理员对于短道速滑比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落实好弯道管理员的裁判法和工作细则,通过培训来提高弯道管理员的素质,是保障弯道管理员工作高水平、高质量、新面貌的重中之重。
  担任培训讲师的王石安、杨刚、张秋爽均为原短道速滑国际级裁判或现任短道速滑国际级裁判。王石安表示:“此次培训,从管理到培训日程都表现了中国滑冰协会在管理方面的规范有序,如日程中明确规定要有理论学习、冰上实践、集体研讨。大家通过商讨将一些不规范的、裁判法中没有明确阐述出来的工作具体内容和细则进行整理分析。学员们都表示此次培训非常必要,非常有用,受益匪浅。”
  培训中有一项冰上实践,通过实践滑行,裁判员们发现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如弯道管理员高速滑行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摆块不准、标块移动等现象,这样的技能还需经过专门训练才能达到标准。裁判员隋宝库曾经是一名短道速滑运动员,此次参加弯道管理员专项培训,他感觉到裁判员工作需要异常的认真、细心、谨慎,通过交流经验,发现问题,改正问题。
  此后,北京冬奥组委联合中国滑冰协会同年开展了第二次速度滑冰国内技术官员培训,旨在做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事筹备工作,强化裁判员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过程。
  据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副部长王艳霞介绍,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项目在赛时大约需要50名国内技术官员,希望参加培训班的学员高标准严要求,针对NTO岗位所要求的知识结构、语言能力、仪表风范等方面全面提升能力和水平,争取获得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赛场上的执裁机会。
  此次速度滑冰国内技术官员培训,课程设置为理论课学习、视频案例分析、国际滑联裁判经验分享、英语测试等环节,受邀讲师亚历山大对速度滑冰竞赛规则进行系统全面的剖析和解释。
  据了解,目前我国速度滑冰项目裁判共有国际滑联级4名、国际级25名、国家级104名。参加培训的70名裁判员通过考试后已初步选定国内技术官员大名单,共同为北京冬奥会及速度滑冰项目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转自8月27日《中国体育报》05版)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