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拳锦标赛选手进攻更积极技术仍需加强

        与去年相比,今年的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给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很低级的“抱头”防守少了,取而代之的是中近距离对攻,因此场面十分激烈火爆。应该说,这种打法与国际拳联一直倡导并鼓励的积极主动进攻相吻合。特别是明年国际拳联将取消男子比赛头盔,采用以往职业拳击的计分方法后,这种趋势就显得特别重要。
        去年阿塞拜疆巴库拳击世锦赛,夺得4金1银的乌克兰队采用这种打法,已经给其他国家上了一课,特别促进了中国拳击打法风格的改进。
        然而,在高兴于中国拳手对抗能力,特别是敢于在中近距离进行攻防和对攻的同时,记者也看到了明显的不足,即大部分拳手都不会或很少能够控制对手或节奏,基本上都是采用脚下移动或头部晃动来寻找进攻机会,然后就是进攻或对攻,不少都是“赌博”式,其结果是拼打或乱拼乱打较多,真正有技术含量或很好体现战术思想的并不多。
        究其原因,还是基本技术和基本功不到位的问题。大部分拳手都不会使用前手直拳或刺拳,更多采用的是前手摆拳。前者能够通过连续出拳达到主动出击甚至得分,以及控制距离和攻防节奏的目的,为后手直拳进攻创造机会,又能攻又能防,和坦克类似,特别是身高臂长的拳手利用好优势更明显。后者虽然有能够突然出拳进攻得分及破坏对手进攻和防守的作用,但不能或很难连续出拳,且由于预备动作较大,容易被对手识破,同时也不能有效控制对手的进攻和节奏,因此作用相当于大炮。一旦双方在中近距离时,摆拳就无从施展,而前手刺拳或直拳依然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
        现场观战的国家拳击队教练、现武警体工大队长李青生感慨道,现在教练指导队员时,基本上都是“打前摆(拳)后直(拳),很少打前手直拳。”
        这种现象恐怕与过去片面强调灵活移动来控制距离不无关系,并没有完全看到前手直拳的作用和威力。由于不会打前手直拳或刺拳,其结果只能是没有节奏和控制的对攻拼打,甚至双方在很近距离内,两位拳手还站在那里,瞄来瞄去寻找机会。如果碰到外国拳手,被其前手拳一冲和连续冲,就非常危险了。
        国家体育总局拳跆中心主任常建平日前观看了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奥运会亚洲区资格赛,对此深有体会,认为中国拳手普遍不会打前手直拳,是失利的重要原因。因此,他疾呼国内教练要重视前手直拳的作用,否则中国拳击将面临很大危险。
        令人高兴的是,包括新疆、内蒙古等队在内的拳手前手直拳运用相对较多,江苏队的杨君在这方面表现较为突出,效果也非常好。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