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全国男子武术散打精英赛在芜湖举行

        7月9日至14日,“宣酒杯”2012年全国男子武术散打精英赛第一次预赛在安徽芜湖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40支代表队共214名散打运动员参赛。此次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安徽省体育局、芜湖市政府共同承办。


单败淘汰制竞争更激烈


        本次比赛共设有男子团体和男子单项两个项目,其中男子团体分56公斤级、65公斤级、70公斤级、80公斤级和90公斤以上级5个级别,而男子单项则分60公斤级、75公斤级、90公斤级3个级别。此次全国性武术散打赛注重竞技性、观赏性,是对明年全运会散打项目的试运转,代表了我国武术散打的最高水平。
        比赛采用单败淘汰制(男子团体5个级别作为一个单项进行单败淘汰赛,5个级别的比赛上场顺序通过抽签产生)。比赛采用中国武术协会审定的最新《武术散打竞赛规则》。运动员报到后先称量体重,然后抽签进行编排。
        在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各单项级别前8名的运动员可直接取得精英赛决赛资格;获得团体和各单项级别前4名的运动队和运动员作为精英赛决赛的种子选手。  
裁判与参赛队互动互进
        通过本次大赛的总裁判长、国际A级武术裁判刘玉福,记者了解到,比赛进行到中段,打了5个单元以后,在总局武管中心的安排下,裁判队伍和各运动队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沟通,裁判收到了运动队对这次比赛反馈的第一手资料。比如在判罚的尺度上,消极指定一方进攻的具体细节,分开口令的执行等方面提出了一些要求,这在以往的比赛中是没有的,按照规定,裁判员是不能和运动队接触的。这种方式,得到了运动队的拥护,裁判队伍也很认可,运动队与裁判通过良性互动,今后的裁判工作就会做得更圆满,也能促进比赛的有序进行。
        本次散打精英赛,每场赛前裁判组都要开会,裁判提出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赛后裁判组也要开会小结,对裁判的点评具体到每一局比赛,谁存在哪些问题,直接点名裁判。该得的分得了没有,判错错在哪里,找出问题所在。另外,对裁判员还要求统一服装、统一动作、统一行动。实行岗位责任制,通过抽签按顺序上岗,岗位分工以后,假如说你是边裁,你打的分就要对自己的职责负责,把分要打好、打准。


赛事集中影响队员发挥
 

        河南武管中心副主任毛玉成在谈到河南队的表现时说,就这次比赛来说,河南队的表现好坏不一。今年赛事比较多,从4月份开始,基本上是每月都有一场,这种赛事间隙太短,运动员在状态调整,体力恢复等方面都有些问题,散打是强度很大的运动项目,在赛事频繁的情况下对教练员也是一种考验。这么短的时间内,如何打好这场比赛,又能让运动员接着打好下场比赛,如何安排保障运动员的训练和休息,尤其是年龄稍大的运动员,体能恢复起来又相应慢一些,这些都是问题。在比赛中受伤的运动员面对频繁的赛事要恢复伤病就更困难了,所有这些都影响了比赛的发挥。
        毛玉成说,比赛中新规则的运用对河南队带来了一些影响。比如在摔法上,原来在比赛中运动员先后倒地,后倒地者得一分,这点改了以后,以摔见长的运动员就得小心注意了,因为摔了以后出现两人都倒地的情况,就是白费力气了。所以在接下来的训练过程中,河南队的教练员要改变训练思路,针对新规则的条款进行训练,改变按照旧规则打比赛形成的惯性,不让运动员因为不合新规则的打法旧习惯而失分。在训练中,只要运动员一出现不合新规则要求,马上对其进行指导和纠正。除此之外,还要组织运动员,对规则进行逐条地学习,特别是一些修改的部分,从思想上和认识上加强对新规则的重视。


走势良好 未来可观


        针对这个赛事的整体状况,总局武管中心训竞二部主任郑企平对记者说,这次比赛可以看出运动员的总体水平在提高,运动员拳腿技术的水平发挥得相当好,出现了很多漂亮的鞭拳,有很多激烈的场面,有些不是很出名的运动员在这次比赛当中初露锋芒。对于裁判我们也是作了严格的要求,在判分的时候要按照新规则去落实,尽量减少个人主观意识,不能有思想倾向,要按照标准来,只要规则要求的躯干以外的部位击中给一分,腿法击中躯干部分或者头部的给两分。总的来说,这次比赛从各个方面进展的都很好,为来年全运会的顺利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郑企平说,就目前的散打格局,在向前发展,整个赛事的组织将更加严密,赛事的宣传和影响力也将会进一步加强。搏击类的项目只有在激烈的前提下,在能够安全的面向社会展开的情况下,有更多的人去认识它,才会有社会影响力。如果得到更多人的肯定,那么参与这样项目的人就会越来越多。我们要把散打这个项目建立成一个健康、安全,有一定科技含量和科技保证的竞技项目,让社会从这个角度去认识它。我们还要发展出自己的散打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发展出属于散打的独特的文化,只有这样散打才具有长久生命力。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