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打牌纷纷亮相

    2012年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大幕已经拉开,8月30日的次轮比赛,包括林丹、赵芸蕾等奥运冠军和李宗伟、陈文宏、古健杰等世界高手纷纷亮相,竞争也更加激烈。国家体育总局乒羽中心羽毛球二部部长任春辉表示,羽超联赛发展的3年遇到很多困难,但依然稳步前进。
    从去年开始,广州粤羽率先引进外援,本赛季青岛、浙江、沈阳等俱乐部也引进了外援。从首轮陶菲克、拉特查诺亮相,到次轮李宗伟、古健杰、陈文宏等更多外援出场,所到之处都掀起了当地的羽球热。“说明这一措施是成功和有效的。”任春辉说,“这些排名世界前八的高水平运动员来到中国,吸引了观众的眼球,而像陶菲克、李宗伟这样的大牌球员提高了主场球迷的热情,刺激了主场球市。另一方面,他们的到来,既可以提高中国联赛的水平,也在无形中提高着他们的水平。”
    今年才3周岁的羽超,仍然是一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孩童。“一开始我们的期望还是不要太高。”对于羽超3年来的历程,任春辉表示,“一方面,年轻运动员通过联赛得到了锻炼,能力有了提高,另一方面,也给地方队提供了一个盘活的空间,这两个方面羽超还是起到了不错的作用。”
    本年度羽超联赛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将原有的8支队伍增加到12支,更多运动员参与到高级别的联赛中。“扩军对于从羽甲升上来的4支队伍来说,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收获是巨大的。尤其是对于一些年轻运动员,他们很少能参与这种高水平联赛,面临主客场的压力,也会紧张,需要适应。但相信经过一个赛季的锤炼,他们会得到锻炼和成长。”任春辉说。
    羽超发展的3年并不顺利,本赛季前很多球队还难以找到赞助商,而从刚刚结束的前两轮比赛看,上座率也并不高。对此,任春辉认为,通过羽超联赛,地方队不再是4年等一个全运会的状态,这也让一些“半死不活”的球队有了转机,即使困难也会坚持办下去。
    相比国际大赛,羽超由于收视受地域影响,经济效益低,一直没能得到中央电视台的转播,这也让羽超发展不被外界看好。任春辉坦言,这确实是一个问题,但不能操之过急。伦敦奥运会中国队包揽5金,已经有一些大企业与乒羽中心接触,希望能够合作。无论如何,和前两年相比,羽超在人气、规模、水平上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进步,也在与多方磨合中不断发展。

(周  圆)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