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套路冠军赛 年轻裁判严格执裁保公平

    2012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男子赛区比赛中,裁判队伍中有一张年轻的面孔,他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上选手的一举一动,认真细致地打分记录……这可是他的第一次执裁如此重要的全国性一线赛事。
    他叫金龙,河南大学体育学院副教授,武术套路国家级裁判,今年只有32岁。金龙是今年冠军赛中最年轻的裁判,而想成为这种全国性赛事的裁判实际上并不容易。7岁习武的金龙自大学毕业后通过一级一级考试,逐渐取得武术套路国家级裁判资格证书,从而才有了执法这种国家级赛事的机会。
    说起获得武术套路国家级裁判资格证书的过程,金龙告诉记者,这还需要一步一步来。首先需要获得一级裁判员资格,然后需要在一定执裁经验后、由各省市推荐后才有资格考国家级裁判员资格。2009年,他通过了一系列严格的考试,获得国家级裁判资格证书。金龙说,武术套路国家级裁判需要有习武经历,传统拳、传统器械、自选拳、自选器械的技术考试全部要练一遍,而武管中心各部门会根据你的技术特长选调征用。除了技术考试,还要理论考试和现场评判。
    获得国家级裁判资格后,就进入了总局武管中心相关赛事裁判员征调的大名单了,但这也并是就一下能进入各种赛事当裁判了。因为可供选调的裁判很多,有时即使你考试成绩很好,但实践能力不行,也不会有执裁机会。
    不过,由于武术套路属于计分打点项目,人为主观因素比较多,对裁判的管理非常严格。因此,成为武术套路赛事的裁判,可能没有大多数人想象得那么神气。就拿金龙这次比赛来说,他来到常熟后,手机就被统一“上缴”,而电脑,压根就不允许带来。比赛前3天,除了每天的集中业务学习培训和统一组织的外出以外,就不允许走出酒店。而在房间,甚至不允许相互之间串门,不允许讨论与本次比赛有关的话题,而每天下午还会有例行“查房”,一旦违反纪律的会受到相应惩罚。
    即使受到这么多的约束,但像金龙这些裁判还是不会有丝毫的触犯纪律的行为甚至念头,因为他们都很珍惜这种机会和荣誉。金龙说,对于像他这样在大学里研究竞技武术训练比赛的教师来讲,这些一线赛事就是“前沿”,能得到很多对于研究、教学都有帮助的重要信息,因此虽然很辛苦,但对个人能力是一种很好的提高,因此他非常珍惜。虽然被严格管理,但金龙觉得这些措施都很有必要,也能堵住外面说三说四的那些传言。
    业务上的高要求其实比这些生活上的管制更让金龙感受压力,这种比赛给他的工作时间其实只有那么短短几分钟、甚至几十秒,每一个动作,他都要做出及时、准确的判断和给分,不允许有太大的错误和失误,一旦错了,个人被总裁亮黄牌倒是小事,导致对场上选手的不公和错判才是最负担不起的。
    金龙说,他不允许这种情况在自己身上发生。

(蒋亚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