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裁判”邱基金执裁环中国自行车赛

    环中国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场上,裁判永远是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除总裁卡拉·格耶尔和国际裁判威廉·柯林奇外,还有12名国内裁判,和负责赛事播报的邱基金。他们用专业的业务能力与专注的工作态度,为赛事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自行车裁判都有自己的工作,是业余的。国际上也是这样,欧美因为赛事很多,有些裁判可以靠执裁为生。”邱基金告诉记者,今年66岁的他,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国际裁判。
    据邱基金介绍,目前国内的自行车裁判人数不少,有七、八十人之多,但国际裁判还比较稀少,“这十几年来,国际自盟指派的国际裁判也只有我和赵锦山两个人。”邱基金说。
    他认为,如果能够多一些国际裁判,可以更好地了解比赛的动向,对于运动的开展非常有用。
    说起来,裁判的工作可不轻松,就以邱基金来说,按说他负责的是赛事播报,只要在比赛期间忙碌就可以了,但出发之前的协调会,主裁与国内裁判的沟通,媒体摩托与引导摩托的位置,与运动员的距离等等,邱基金都要参与其中。
    比赛开始后,邱基金就更加忙碌了,通过对讲机,他会在播报台介绍赛段距离、冲刺点、爬坡点、队伍参赛情况、注意事项等等。这些资源在赛事指南中都会有,邱基金只要有个大概的介绍便可。但一旦途中比赛有任何变化,他都必须第一时间向各个队伍播报。比如哪名队员爆胎了,摔倒了,他都会指挥车队赶紧上来处理一下。再比如战况的变化,大集团突围出来的有哪些人,间隔变化,抓回了没有?他都要及时播报给车队。遇到途中冲刺点、爬坡点,他更要立刻把结果报给领队,让他们帮助队员制定作战方案。
    公路自行车千奇百怪,有时候会遇到很多突发情况。比如当地组织者道路解禁过早,或者有小狗等动物不小心跑出来,这些虽然不归裁判的管辖范围,但是他们一旦发现,也会立即跟组委会播报,尽快处理解决问题。
    当裁判,除了要有专业,更要有果断的处理方法。邱基金印象最深的是一次国内的比赛,大集团正在比赛,前方的柏油路化了,领骑集团绕过去了,但大团在中间的运动员就滑倒在地,有的甚至烫伤了腿,场面一度混乱。邱基金立即下令暂停比赛,再去派人拦截前面的队员。当时有些领队不理解,甚至气势汹汹地过来找裁判理论,邱基金只好跟领队解释规则,按照国际自盟的规则,如果大集团里有半数以上的人出现故障,必须停止比赛。前面小组的优势也不会被忽略,在重新发车时会按照领先时间提早出发。经他解释之后,大家的疑虑也就消失了。
    在邱基金看来,裁判就像是一个天平,力争为运动员们提供最公平、公正的舞台,但有时候,遇到不可抗拒的因素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比如通过火车道,如果领骑小组通过铁道桥之后,在大集团过来的时候,铁道桥关闭了,那大集团就只能认倒霉了,这个时间也不会被扣除,因为它属于不可抗力的范围。”邱基金解释说。但如果运动员在栏杆落下之前猛冲,也会受到国际自盟的重罚。
    对于自行车运动,邱基金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和热爱,他原本是印尼华侨,从小回国读书时就开始了自行车的训练,1974年开始转为教练,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时,邱基金的身份是中国自行车队主教练。
    1987年,邱基金在韩国的汉城(现首尔)考取了国际裁判资格,在30多名裁判中争取到了5个A级资格。第二年,他便幸运地被指派执裁了汉城奥运会。
    二十几年的国际裁判生涯,邱基金已经记不清楚自己执裁了多少大大小小的比赛,奥运会、世锦赛、亚运会、亚锦赛,场地和公路裁判都当过。但唯独令他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一名亚洲裁判进入到环法、环意、环西三大赛的执裁。“近些年,中国国内的环赛多了,对于自行车的发展有着很多的积极的推动作用,但这些环赛还需要规范和改进。还要为中国自己的选手提供更多的参赛平台。真有那么一天,我们的车手提高了,赛事级别上去了,我相信中国裁判一定可以出现在更大的赛事上。”邱基金说。

(王向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