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和龙办半程马拉松赛小城掀运动热潮

    9月8日,吉林省和龙市迎来了首次国际马拉松赛。一大早7点多,龙市体育场,这里已是人头攒动,其中有来自各地的业余长跑者,特别耀眼的是业余选手穿着统一的粉红色上衣,一眼望去就像怒放的金达莱,艳丽、明媚。据组委会人员介绍,当天观看比赛的群众有上万人。
    选手中除近万名业余长跑爱好者外,还有来自国外专业选手35人、业余选手30人,记者在现场看到了魏亚楠等国内专业选手25人。
    发令枪响后,跑在队伍前面的是国内外专业选手,但今天的主角不光是他们。还有紧随其后的业余选手,当浩浩荡荡的人群跑动时,声势可谓壮观,将小城掀起狂欢的热潮。
    业余选手中有六七十岁的老人,有中年男女,也有来自大学和中学的学生,还有打着旗子的各地自发组织的草根队伍。在长跑队伍中既有夫妻俩手拉着手向前跑的,也有夫妻拉着幼小的孩子跑在队伍中的。有大步流星冲向前的追赶者、也有碎步小跑只为参与的人。无论何种方式,他们踏着自己的节奏,寻找着快乐。
    在有4000余人参加的女子组5公里比赛中,和龙市六中的初二学生李文赫以18分22秒的成绩,获得了亚军。高兴的李文赫说,她四年级时就参加了长跑运动,今天是第一次参加大型比赛,而且在家门口,有那么多家乡父老为她加油,感觉特别有力量,也特别激动。
    78岁的李青伟以2小时整跑完了半程马拉松,手中举着组委会发的证书,拿给记者看,骄傲与兴奋之情写在他的脸上。可惜记者无法与他交流,因为他是朝鲜族人听不懂我的问题。尽管没有交谈,可我已感受到他正在享受着参加比赛的快乐。
    在专业选手结束比赛后两个多小时,记者还看见陆续有人向终点跑去。拖着疲惫的身体,这些选手还在坚持跑,与他们一同坚持着的有志愿者、维持秩序的警官、赛事组织者,还有不愿离场的观众,他们还在大声为运动员加油。获得专业半程马拉松男女冠军的埃塞俄比亚选手格木楚·富卡都·莱马和泰斯马·叶氏·爱萨叶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强调说,这里的百姓非常热情,他们不停地为我们加油,这比道路两边美丽的景色还动人。
    正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州长李龙熙所言,马拉松作为一种跨越国界的传统运动,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体育范畴,成为被全世界广为接受的“体育文化”。这样的国际赛事能够在延边举行,既体现了延边的体育文化发展基础,更体现出国家和吉林省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厚爱。

(郭卫红)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