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获得国际航联线操纵模型世界锦标赛

    比赛,虽然不是体育项目发展好坏的唯一标准,但它却是体现一个项目发展水平最为直观的“试纸”。近日,在保加利亚举行的2012年国际航联线操纵模型世界锦标赛上,由曾经在1994年至2002年连续获得线操纵航模特技飞行项目世界锦标赛5连冠的顶级选手韩新平及实力强劲的杨钧和郭书军组成的中国代表队以12分的差距排在美国之后获得亚军。


高水平难领世界潮流
 

    在全世界参加线操纵航模特技飞行项目的队伍当中,中国队始终是冠军的强有力争夺者,在每两年一届的世界航联线操纵模型世界锦标赛这样的全球航模顶级赛事当中,由新疆航模队队长韩新平领军的中国队曾创下五连冠的伟业,并且在之后的2006及2010年两届比赛中都曾将团体冠军奖杯收入囊中。
    但是作为一项由裁判评分来决定胜负的比赛项目,裁判的评分制度以及对特技动作的评分标准是都比赛成绩好坏的决定性因素。然而始终保持强劲实力的中国队,却始终难以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引领世界比赛潮流,甚至在同一场比赛中还会出现不同裁判打分出现明显差距的现象。究其原因,韩新平坦言:“国际比赛的舞台上缺乏中国裁判的声音。”
    中国裁判究竟会起到多大的作用?韩新平以比赛中航模飞行“方筋斗”为例向记者做出进一步说明。“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欧美国家运动员在参赛过程中飞行‘方筋斗’的时候在转角时动作都比较圆滑,有时甚至看不出飞行轨迹的棱角,而中国选手在当时比赛过程中则严格按照规则,飞有棱有角的‘方筋斗’。”韩新平回忆说,但是近年来,由于国外航模设备的改进,大多数欧美选手在比赛中的飞行轨迹越来越有“棱角”,并且以此获得高分,而中国选手飞出的较为“圆滑”的轨迹则遭到冷落。
    由此不难看出,国内世界级裁判的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航模运动与世界航模运动的同步发展,相对滞后的信息来源也极大地限制了中国选手在世界竞赛舞台上的发挥,另一方面,在本次比赛中对于中国选手的同一个动作,不同国家的裁判分别给出了相差近一倍的分数,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选手的比赛成绩。可见中国航模运动想要重回世界巅峰,不仅要在自己的实力水平上下工夫,更要培养出能够在世界比赛中发出自己声音的中国裁判。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通过这次比赛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模型比赛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韩新平告诉记者,在比赛前的集训和调试飞机的过程中由于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只能对飞机的外部细节进行调整,而模型比赛的“核心”——发动机,还是使用功率较小而扭力较大的四冲程发动机,而外国选手虽然在航模的操作方面与我国选手还存在差距,但模型的制作水平已经逐渐超越我国,韩新平坦言,赛前对于国外选手水平的低估,也是此次未能卫冕的原因之一。
    虽然目前我国模型运动的部分项目在世界范围内依然保持着较高的竞技水平,但在国内,由于淡出全国运动会,导致模型项目国内高水平人才队伍急剧萎缩,只有新疆等为数不多的省份仍然保留着“航模队”的编制,即使保留着队伍,各地在资金投入等方面也与之前的待遇有着天壤之别。因此国内航模运动高水平竞技人才也出现了“断档”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科技体育传统校的逐步推广以及“飞向北京”等青少年航模赛事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在国内中小学重新燃起了航空模型运动的热情,越来越多的孩子们加入到航空模型运动中来,这是韩新平这位从事模型运动三十年的前辈所乐于见到的,因为模型运动对于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诸多好处,是只有参与其中才能够让学生和家长真切体会到的。
    但是与孩子们日益高涨的热情相矛盾的,是国内高水平航模运动辅导员的缺乏,虽然通过简单的培训之后大多数学校都能够在校园开展基础的航模运动,但是当孩子们对于模型甚至科技体育有了更高层次的需求之后,一般的辅导老师就很难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加之学业功课的压力,使得大多数孩子在参加过青少年活动之后也无法继续提高。相信通过科技体育传统校对于学校科技体育辅导员的进一步培训和提高,我国的航空模型运动必将在未来拥有更加光明的前景。

(杨卓越)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