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武术散打队如何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一、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
    训练中产生运动损伤形式是多样性的。作为散打教练员不仅要努力预防运动损伤的产生,而且要深入了解和掌握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规律以及易损伤的部位等,并向运动员进行教育、指导,注意防范事项,以使预防工作更有针对性。为了达到预防效果,首先我们教练组在思想上非常重视,努力带领运动员建立起强烈的防伤意识。正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只要我们思想重视,意识到位,就能较好的把预防工作落到实处,从而达到防止运动损伤的效果。另外,训练中要求双方运动员之间要相互保护,在运用技术动作的关键时刻要有所控制,既能达到攻击目的,又能保护队友安全,避免损伤产生。       
    二、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避免疲劳现象产生损伤
    运动负荷是指运动员在训练中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合理安排运动负荷是指在训练中要根据运动员自身机能状态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运动量和强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能起到避免或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由于散打是对抗性项目,训练中接触性、打斗性内容较多,拳腿组合,击摔交加,攻防兼顾,在机体疲劳的情况下,灵敏性,反应速度,防守和抗击打能力都会有所降低,运动员在此机能状态下容易发生伤病。因此,在国家散打队的训练中,我们首先要监控运动员机能状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负荷量和强度,避免由于训练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引起的伤病。其次,在训练中做到有计划、有步骤,逐步提高运动员机体的适应能力,切不可盲目加大训练负荷,避免由于疲劳而引起的损伤。再次,在加大运动负荷过程中,根据运动训练学原则从小到大、循序渐渐,使机体逐步承受:刺激——反应——适应,再刺激——再反应——再适应的过程。在训练方法和手段上做到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的过程,使训练内容逐步深入,运动员的适应能力逐步加强,从而起到预防损伤的效果。
    三、准备活动充分,精神状态饱满
    充分的准备活动不仅能降低肌肉的黏滞性,增强肌肉力量、弹性和血液循环,改善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克服机体活动的生理惰性,提高各关节活动的生理幅度和韧带的弹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而且能使精神状态更加饱满,训练更有激情,有助于防止运动损伤的产生。因此,准备活动是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一般情况下,准备活动内容包括:热身操、关节操,跑,跳,拉伸等。由于散打运动是一项拳腿摔组合运用的对抗性项目,训练中几乎全身性的肌肉、关节都参与运动,要求准备活动必须全面和具有针对性。国家散打队的准备活动从关节操开始到跑、跳、拉伸等过程,从头到脚,从小关节到大关节,紧密结合项目的特点,按顺序完成一套程序化活动内容,时间在30分钟左右。一套准备活动结束,运动员均是大汗淋淋,再进行韧带、肌肉的拉伸。此外,根据课的任务和运动员身体容易受伤的薄弱部位进行专门性的活动,这样能使准备活动更加具体,针对性更强。以使训练中能更好预防拉伤、扭伤等现象的出现。
    四、加强外部保护措施,预防对抗中的损伤
    根据项目的特点和需要,训练中我们强调的是一切从实战出发,一切围绕比赛。因此,对抗性、接触性的内容在散打训练中是非常普遍的。如:拳法对抗、拳摔对抗,技术对练,条件实战,模拟比赛等,都是直接击打身体的得分部位,处理不当将会引起运动损伤。为了能达到预防运动损伤的效果,训练中的保护措施起到了非常关键性的作用。散打运动的外部保护措施主要有护头、护齿、护胸和护裆等。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对护胸的穿戴都比较正常,但往往会忽略一些小器材的佩戴,如:护头,护齿,护裆等,使安全性存有隐患,这样就容易产生损伤。为了能把预防运动损伤落实到实处,训练中我们严格要求、督促运动员全面穿戴护具,尤其关注不容易看见的护齿和护裆。此外,还要求运动员穿戴护脚背、护膝、护肘等物件,这样使全身各部位都得到保护,对预防击伤、撞伤、挫伤等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中国散打队教练  陈养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