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波恢复训练找状态庙会“被电”不轻松
在北京的国家举重馆,记者见到一个熟悉也久违的身影——男举最大级别105公斤以上级的孙海波回来了。这位在国家队已奋战10年的老将,正在蓄力为自己最后一届全运会拼搏。
全力冲刺全运 奋战不留遗憾
由于男举大级别没有备战奥运的任务,孙海波已经一年多没出现在国家举重馆,但这位大力士一直在吉林省队,边攻读东北师大的研究生课程边训练。“去年只练了半年,从11月才开始恢复训练,我现在要先打好基础,比完预赛之后就要全力冲刺了。”
别看这位身高1.85米体重150公斤的大块头很威武,其实孙海波饭量一点也不大,有时连小级别队员都吃不过。“我2002年就来国家队了,那时还没有肚子,才110多公斤。但最大级别必须有体重才能保障力量提升,所以为了保持体重,有一段时间要逼着自己吃。”
孙海波是1983年生人,马上就满30岁了,练举重快20年,训练对他来说轻车熟路,但随着年龄增长,伤病有时会来捣乱。幸运的是,孙海波的运动生涯没有很严重的伤病,但一些训练疲劳积累起来也容易造成困扰。“以前不会疼的地方现在会有反应,上届全运会时我训练完根本不用放松,现在要经常去康复中心理疗一下了,有些小关节疼,要用仪器辅助治疗。”
庙会被“狂电” 走路总挨撞
今年春节,孙海波的妻子来北京看他,两人在大年初一去了地坛庙会。“在网上一查,北京最大的庙会就是地坛,可热闹了。结果这一去,热闹大了,可把我后悔坏了。高一点全是人肩膀,低一点全是人屁股。”这位吉林大块头用典型的东北话讲述起他的“被电”经历。
“差点没把我‘电死’,除了人就是人,人多挤还没事,关键是老‘挨电’。人和人挤,静电噼里啪啦。”东北人说话都特幽默,孙海波是典型代表。
“真的假的?”看着记者惊讶的表情,孙海波继续说,“骗你干啥呀,给一小孩都电哭了!”那标志性的东北口音,让人忍俊不禁。“我那衣服还特容易起静电,我被电的够呛,尤其是电在耳朵上时,可疼呢。”那孙海波在庙会上买了啥?“啥也没买着,庙会上全是卖那些小娃娃什么的,还有各种得奖品的小游戏,但都排不上号玩。”
这大年初一的庙会可真把咱们的大力士挤得够呛。“肩膀就没有挨不着人的时候,不停撞来撞去,我本来块儿就大,还不敢使劲撞人家,到哪儿我也不挤。因为我稍微一使劲,就容易把人挤倒。结果我就只能老是让人撞,人家撞了我,我还得躲着点。”就这样,孙海波唯一一天假期如此“难忘”地度过了。
(袁雪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