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坛一夜之间兴起“跑动距离研究热”

    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中国足坛兴起了一阵“跑动距离研究热”——每场比赛过后,都会有人拿着“跑动距离”说事。有关“跑动距离”,最简单的一个说法就是“跑得多就是好,跑的少就不好”,但事实果真如此么?
    首先应该说明的是,对于足球比赛,尤其是高水平足球比赛,一定的场均跑动距离肯定是必须的,而且随着足球比赛强度的提升,这个数字肯定也在提升,根据国际足联统计的数据,1990年世界杯球员场均跑动距离大约在6000—7000米,但到了2010年南非世界杯,就提升到了9000米左右,通过近几年欧足联的统计,欧冠小组赛一名打满90分钟比赛球员的场均跑动距离也在9000米—10000米。但跑动距离绝对不是衡量一名球员优秀与否的惟一标准,以2002年世界杯决赛为例,罗纳尔多的跑动距离只有6201米,但却成为了左右比赛结果的关键球员;而世界足坛第一人梅西,之所以在论坛圈有个“散步帝”的绰号,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整体跑动并不多,根据西甲联赛提供的数据,只有8000米左右。这两人的数据应该能说明一定问题。
    当然,这还牵扯到位置的问题,根据统计,足球场上跑动距离最多的应该是后腰球员,南非世界杯各队的后腰球员场均跑动距离大都是11000—12000米,几乎是中后卫和一些“懒惰前锋”的一倍,世界著名的AMISCO公司的统计的单场跑动“世界纪录”贝克汉姆的16000米,也是在他效力皇马出任球队后腰时统计得来的。相比来说,中后卫、守门员的场均跑动距离就要少一些,据说一些门将在“数据横行”之后为了让自己的数据不那么“水”,甚至会在禁区内来回移动,以增加自己的跑动距离。
    所以对于“跑动距离”,首先应该认识的是,参加高水平足球比赛,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跑动距离即跑动强度,如若不然,即便你是马拉多纳、贝利再世,只跑1000米、2000米也不会获得太多机会;其次就是跑动距离的多少和位置有关,将罗纳尔多、梅西放到后腰的位置上,如果想要得到教练员的认可,他们也要多跑,可如果将贝克汉姆放到门将的位置上,哪怕他再敬业,也不会跑到10000米。
    还有一点就是全队的跑动。之前得到了一组有趣的数据,上赛季中超全队跑动最多的居然是降级的河南建业队,场均达到了10148米;而夺冠的广州恒大则排名倒数第三,只有9551米。在这里,当然也并不是强调“跑得越少越好”,而是需要一支球队更好地使用自己的体能,让跑动更有效、更聪明,和广州恒大9551米相匹配的数据就是其控球率中场第一,近60%,向前传球次数第一,4551次;而河南建业,无论在控球率还是向前传球次数方面,都位列倒数。
    通过这一对比得到的结论就是,一队的跑动距离应该与对比赛的控制力有关,如若不然,跑动更多就是没有意义的来回折返,而不是更有效的快速跑、冲刺跑,另外跑动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向前,而不是在后场跑动或者回追,那只能让比赛疲于奔命。
    之所以要说“跑动距离”的话题,还是希望中国足球在逐渐接受量化分析、科学研究的过程中不要过于简单化,更不要把一个单一的数据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准。跑得多的球员当然是投入度更好、更努力、更可爱的球员,但并不一定是优秀的球员,还需要了解自己对位置的认识、对体能的分配以及全队的技战术组织、协调、安排。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