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身望可感受中国足球的蜕变和重生
你可以用尽一切你在电影作品中学会的词汇,冰火两重天、生死时速、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这些都可以诠释4月9日到4月10日所有中超拥趸们的心情反差:24小时前,中超球迷们还在津津乐道广州恒大、贵州人和霸气外露的“两连胜”;24小时后,留给他们的却只剩北京国安、江苏舜天双双失利的结果。对于永远不会满足的球迷来说,这样的反差自然会有些遗憾,但中国足球的每一个真正的参与者、从业者,却应该感到庆幸,这样的“冷水”浇得正是时候。
亚冠小组赛第四轮开打之前,外界对中超球队的亚冠前景态度已经不能算是“看好”,而应该是“狂热”了,及至广州恒大、贵州人和先后取胜之后,甚至出现了“中超球队集体亚冠小组出线”的呼声。我们当然应该理解这样的爆发,毕竟在中国男足国家队战绩持续低迷的情况下,谁都需要有一个发泄点来释放过去多年针对中国足球的憋闷,而亚冠赛场上的中超球队,恰恰在这个时候迎合了各方的心理诉求。
应该承认,本赛季中超球队的亚冠表现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广州恒大经过了上赛季的跌跌撞撞,本赛季已经越发成熟,无论是面临顺境还是逆境,都有能力将比赛的主动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北京国安则在人员有限的情况下最大程度调动了队内的战斗欲、积极性,加上球队主帅斯塔诺卓有成效的工作和指挥,已经逐渐呈现出了亚洲强队应有的风范;江苏舜天、贵州人和虽是第一次参加亚冠比赛,但也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与日韩澳球队的较量,打出了中国足球的威风,而不是像前几个赛季的中超球队那样,得过且过、破罐破摔。
国内足球环境转好、优秀外籍球员、教练的加盟是中超球队成绩提升的“内因”,加之近些年韩国球队普遍遭遇经济危机、日本优秀球员大都前往海外发展的“外因”,中超球队的进步水到渠成。可即便如此,我们也不能忽视过去多年中国足球“欠债”太多的事实,别的且不说,单说上赛季中超的亚冠“技术评分”,在这项主要反映一国联赛球队亚冠战绩的评分中,中超的评分居然只排名韩国联赛、日本联赛、沙特联赛、伊朗联赛、乌兹别克斯坦联赛、澳大利亚联赛、卡塔尔联赛之后,名列亚洲第八位,如果不是组织、管理、观众等评分靠前,中超联赛都未必能时隔一年,重新赢得满额的四个亚冠参赛席位。即便是本赛季,在被媒体交口称赞的亚冠小组赛前三轮中,也不乏江苏舜天1比5输给首尔FC、贵州人和1比2败给中央海岸水手的“掉价”比赛。第四轮第二比赛日北京国安、江苏舜天的失利更是彻头彻尾的“完败”,这说明无论是在和亚洲强队本尤德科还是弱队武里南联队的对比中,中超球队都没有实力上的绝对优势。
中国有句老话,好了伤疤不能忘了疼。如今的中超,正处于“创口”痊愈,意气风发的上升阶段,但恰在这时,我们不能飘飘然,而应该对自己、对对手有更清晰的认识,一步一个脚印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于中国足球,我们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当然也不能自我满足,而是要在遵从足球运动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扎实做好自身工作,让外界实实在在感受到中国足球的蜕变和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