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田径青少年后备建设构建训练新格局

    长期以来,社会舆论更加关注国家田径队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上的表现,可是鲜有人知晓为国家队提供源头的中国田径后备状况究竟如何?国家体育总局田管中心副主任王大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几年前,中国田径青少年训练状况可以用人才匮乏和规模萎缩来形容,但近年来,田径中心采取一系列的措施,目前情况已经有所改观。”
    根据中国田协2009年数据统计,我国田径几大传统优势项目的全国注册少年(16至17岁)运动员中,马拉松项目注册人数仅为9人,竞走项目93人,女子投掷四个项目172人……“这个数字实在少得可怜,田径青少年后备人才萎缩的状况再不遏制必然会制约中国田径的可持续发展。”王大卫讲道。
    北京奥运会后,中国田协定下了“人才遴选与一线要求相对接;训练理念与国际前沿相对接;项目布局与地域特色相对接;运动员成长与教育工作相对接”的工作思路。在这一思路指引下,中国田协相继推出了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单项训练营组办、重点项目国少队建设、青少年训练教学大纲修订、基层教练员培训、高原耐力人才开发、少儿趣味田径等活动。经过一个奥运周期的实践,取得一些实际效果。
    所有工作中,首当其冲的是后备人才基地建设。从2009年到2013年,中国田协分批次评定了132个青少年后备人才基地,最直接效果就是后备人才数量的迅速增加。经过几年的发展,对比2009年时田径后备基地注册的运动员人数、后备人才基地向省市专业队输送的运动员人数、青少年注册运动员人数,2013年时都至少翻了一倍多。
    运动项目人口增多,要从中打造高精尖的话,相应的比赛、训练营、教练员培训次数就必须匹配。为此,中国田协恢复并增加了一系列全国青少年田径综合性及重点单项的比赛,同时每年举办重点项目训练营,利用训练营组织好选材和举办专项培训班,聘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教练员为基层教练员讲授专项技术和专项训练,增加青少年田径训练理论及实践内容。为更加科学地指导全国田径青少年业余训练,中国田协还组织国内外有关专家教练员对原有的青少年训练大纲进行了修改,在充分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国际上先进的训练理念,修改了竞走、中长跑、铁饼、铅球等四个项目训练大纲并发布施行。“应该说,这些活动的组织开展强有力地刺激了基层教练员选材和培养工作的积极性,进一步开拓了教练员的思路,提升了执教水平,也为我们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建立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在所有项目中,近几年迎来大发展的竞走项目以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为依托,大力加强国少队建设。2011年初,田管中心与相关省市体育局以及与西安、沈阳体育学院共同合作,成立了八支竞走项目国家少年田径集训队,为竞走未来发展建立体健智优的后备人才梯队。俄罗斯资深青少年竞走教练受聘作为国少队的总教练,定期为各国少队巡回指导。同时,竞走项目尝试将青少年比赛与成年比赛合并,增加青少年运动员及其教练员学习观摩国际、国内高水平比赛的机会。经过两年时间的培养,竞走项目涌现出一批优质苗子,增加了后备人才的厚度。
    目前,根据各项目的具体情况,中国田协正在积极与上海体育学院共建中长跑项目青少队、与北京体育大学共建投掷项目青少队,重点项目梯队建设框架初步形成。
    “事实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也希望将中小学体育教师及体育人才纳入我们的培训和竞赛活动之中。今年起我们将逐步构建由各后备人才基地、后备人才体校、田径项目传统学校及少儿趣味田径开展学校组成的全国田径少年儿童业余训练大联盟,创建田径青少年训练的新格局。”王大卫强调,“抓好田径项目青少年训练工作,不仅是田径项目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田径作为基础大项的责任所在。”

(叶珠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