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阵泰达两大“意外”暴露国安队两大软肋

    中超第10轮主场与天津泰达的比赛,北京国安遭遇了两大“意外”:其一是开场不到20分钟,王晓龙、周挺两名主力球员就先后受伤离场;其二则是球队在两度领先的情况下居然没能拿下状态并不在最佳的对手。可意外归意外,这两大“意外”还是暴露出了如今国安的两大软肋。
    由于上周中和首尔FC以及周末和天津泰达的中超比赛都是“输不起”的比赛,因此斯塔诺一改以往经常轮换的策略,而是在两场比赛中都派出了绝大多数主力球员,但要知道,国安的平均年龄是中超各队中较大的,球员恢复的速度也较其他球队慢得多,频繁使用年龄偏大的主力球员,必然会导致受伤的情况。王晓龙和周挺的先后受伤看似是“意外”,但根本上还是因为国安轮换球员不够,主力球员得不到良好休息、调整所致。这就引出了国安的第一大软肋——阵容厚度偏薄。
    王晓龙、周挺受伤之后,斯塔诺先后用小将王皓和于洋换下了两人,可实事求是地讲,两人的发挥较之王、周两人都有不小的差距,王皓上场后,无法像王晓龙一样在右边路继续给对手施加压力,反倒让对手的边后卫频繁压上;和王皓一样同处右路的于洋更是中后卫出身,在边后卫位置上并不适应,不但终场前防守失误直接导致了王新欣传出了帮助巴伦西亚打进扳平一球的传球,而且在进攻上,于洋也是不敢上前,惹得教练席上的斯塔诺不止一次向他大声呵斥……
    但这就是如今国安的实际情况,以徐云龙、马季奇、卡努特、格隆为中轴线的首发阵容虽然在中超甚至亚冠还有不错的竞争力,但由于近些年一直没有拔尖年轻球员的涌现,致使球队可用之人越来越少,在中超、亚冠双线作战的情况下,这一软肋暴露得愈发明显。好在亚冠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国安很有可能在与首尔FC次回合交锋后就将更多精力放到中超赛场,可即便能撑过这个赛季,下个赛季、下下赛季国安还是会遇到这一问题,因此最理性的办法,要么是利用转会的机会多吸纳新鲜血液,要么是从二线队提拔年轻球员。
    阵容厚度之外,另一个困扰国安的软肋就是进攻问题,更具体地说就是进攻方式、方法过于单一。在王晓龙、周挺、张辛昕等边路球员状态出色的情况下,国安自然可以利用边路的突破、速度制造很多机会,可一旦这些球员受伤或状态不佳,国安的进攻便瞬间陷入瘫痪,与泰达的比赛就是很好的例子,王晓龙、周挺下场之后,国安在前场的传导、渗透的速度很慢,反击时往往也只有卡努特一个点,好在卡努特本场状态不错,可如果连他都出现状态起伏,真不知道国安究竟能靠谁攻城拔寨。
    说到底,其实还是国安阵容有能力、有特点的球员偏少。看看恒大、鲁能阵中穆里奇、王永珀等人,在两队胶着的情况下,能力出众的他们往往能利用个人能力为球队制造空当、赢得机会,但在国安阵中,真就没有这样一个“x因素”,之前斯塔诺曾希望将张稀哲扮演这样的角色,但从实际效果看,并不是很理想。
    本赛季中超、亚冠迄今,虽然国安的表现还算不错,但危机的苗头已经渐渐显现了出来。希望国安方面可以正视这些问题,找到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如若不然,未来几个赛季球队真的可能要遇到大麻烦。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