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0名中国学生征战喀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

    7月6日起,将有290名中国学生军征战喀山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6月26日举行的喀山大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立大会上,教育部副部长、中国大学生体育代表团团长郝平鼓励参赛运动员,把握机遇,在大运会的舞台上展现自己,为国争光。他也要求学生运动员要在校园中发挥好骨干带头作用,去影响更多的学生体验体育的快乐、领悟体育的精神、感受体育的魅力,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郝平说,近年来,各地各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得到初步改善。但是学生体质与健康持续下滑状况还没得到根本扭转;体育课开课率和学生运动时间得不到保证;学校体育条件保障水平较低;场地设施和老师不足。总体上看,学校体育仍然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要把学校体育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开足上好体育课,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全面开展体质健康测试和学校体育工作评估,还要实行公示和问责制度。要积极推进学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创新搞活体育竞赛活动,鼓励引导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郝平强调说,要把加强学校体育、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当前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遗余力地抓好、抓出成效。
    “从1985年到现在28年的时间,学校体育一直在坚持走体教结合的道路,既要抓学生体育的普及也要做好提高。” 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副主席、代表团执行团长杨立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清华大学学生胡凯曾在2005年第23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中夺得男子100米金牌,他正是中国大学生运动员的最好代表,曾在深圳大运会上获得第七名的北京理工大学男足、深圳大运会上夺冠的北师大女足堪称足坛学历最高的足球队伍。杨立国说:“体育发展和文化素质的提高分不开,两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相信我学校一条龙培养出的优秀体育人才,将作为体育人才的补充渠道,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运动员,培养出更多高知识、高素质的运动员。”
    “学校体育始终把普及作为目标,但是在普及的过程中要有提高,提高优秀大学生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他们作为校园的积极分子,影响、带领着广大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杨立国强调说。

(张旭光)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