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爱好者珊瑚言应让业余选手被关怀

    在人们固有的观念里,马拉松是只有专业高水平运动员才能参与的项目,但随着人们不断追求健康的体魄,国内马拉松赛迎来了越来越多的业余选手。
    马拉松爱好者珊瑚说:“马拉松是可以个人独立完成的运动,只要穿上鞋随时随地都可以跑。”随着人们锻炼意识的不断加强,参与马拉松运动的人数越来越多,国内马拉松市场也开始扩张,很多城市纷纷开展马拉松运动,将马拉松赛作为宣传自己城市的名片。
    “每场马拉松赛体验组的人数都是最多的,整个比赛参赛者成千上万,其中绝大多数是参与10公里体验组的,参加全程、半程的人数不过几百。”珊瑚说。的确,马拉松赛的核心人群并非顶尖专业选手,业余爱好者才能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
    已有四年马拉松“跑龄”的珊瑚绝对算得上资深跑者,她几乎跑遍了国内各城市的马拉松赛。从参与者的角度,她为赛事提出很多建议,“马拉松赛没有标准形式,每个人参与马拉松的原因也各有不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主办方若想办好比赛,就一定要发自内心的尊重每一个参赛者,不仅要关注跑在第一集团的人,更要关心跑在后面的人。”国内比赛从赛道设计、志愿者培训、补给站设置、电视转播等多方面都还有提升空间。
    做“兔子”是珊瑚参与马拉松赛中不可或缺的特殊经历。“我第一次当‘兔子’是2012年的广州马拉松,我平时跑步是不带配速表的,完全根据身体情况调整速度,但当‘兔子’是有任务有责任的,需要全程匀速带领跑友跑下来,帮助他们完成预期目标。当我看到跑友一路跟随我跑到终点,我真的很有成就感。”珊瑚说。
    “一座城市一个马拉松,每个马拉松的气质是不同的。厦门马拉松是目前国内做得比较好的,在参赛时我能感受到围观群众的热情呐喊,志愿者的倾情服务,主办方的用心良苦,这些都是参赛者最渴望得到的。”珊瑚说。马拉松赛不仅是一场竞技比赛,更是一项全民参与的运动。举办马拉松赛也不仅可以宣传城市,更可以推动这项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让从四面八方跑去参赛的选手感受到关怀与尊重,是马拉松赛发展的根基。

(邢璐)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