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冲秦凯男子三米板夺冠失误多仍留遗憾
世锦赛男子双人三米板的比赛可以用完全不精彩来形容。几乎每对选手都有着大大小小不同的失误,幸运的是,何冲和秦凯最终拿到冠军,算是这对新搭档的一个开门红,但是这个不完美的冠军会不会影响两个人的配对前景呢?
纵观前几年中国跳水队的男子项目配对,基本是以技术特点相近,动作稳定为原则的。比如,何冲最初和王峰的配对除了有让王峰以老带新的目的,也因为当时何冲的技术特点和王峰比较像。后来,由于秦凯和王峰都属于稳定型发挥的选手,而何冲难度较高,则专心冲击高难度,从事单人项目,这样,何冲和秦凯在单人项目上一难一稳也可以形成双保险。而秦凯和罗玉通的配对也是因为两人的动作质量都比较高,发挥稳定。
不过新周期,何冲和秦凯却被配在了一起,让人看着确实有点别扭,俩人配对唯一的一点优势就是不缺乏默契了,毕竟他们是多年的好友,但是从技术风格和动作风格看,他们完全是两个“流派”的。广东人何冲力量好,爆发力强,起跳高度高,但是空中翻腾的美感和身体线条都属于“粗放型”,整体节奏偏慢。而陕西人秦凯却是细腻型选手,他动作稳定,如教科书般标准漂亮,翻腾轻盈,入水水花小。这样,两人在同步上配合起来难度就非常大。
还有一点不利因素来自何冲,他已有7年的时间没跳过双人了。“已经习惯一个人了,所以双人比赛虽说心理上有很多安慰,节奏快了或慢了,非常难控制,所以更加紧张。”双方既要把精力放在动作上,还要兼顾两人之间的配合,难免顾此失彼。
这些不利因素我们外人看得到,中国跳水队内部自然心知肚明,采用何冲和秦凯配对,其实是一次不得不做的冒险。从2010年开始,国外选手在三米板项目上猛增难度,2011年世锦赛,当时的中国跳水队所有项目优势都很明显,唯一的“失金点”就在男子双人三米板上,秦凯和罗玉通的难度远远低于对手,想要夺冠除了自身发挥完美还要依赖对手的失误。
(陈思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