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全运举重出现冷门级别诞生热血成绩

    所谓冷门级别,是相对于优势级别而言在国际范围内竞争力相对较小的级别。尽可能让冷别变热,把成绩提升,将是中国举重在国际赛场寻求新突破的攻坚任务。
    中国男举在大级别上的弱势比较明显,成绩突出的尖子选手梯队尚未形成。要在世锦赛上寻找到中国大级别选手的亮眼表现,还要追溯到1998年芬兰世锦赛崔文华拿到105公斤级抓举金牌。中国男举渴望大级别“破冰”的决心很强,但国内让人振奋的成绩太少,直到今年3月底的全运会预赛上,杨哲以226公斤的成绩打破105公斤级尘封15年之久的挺举全国记录,他416公斤的总成绩,超过了伦敦奥运会此级别冠军的成绩,令人欣喜。这次全运会,杨哲还是以卫冕冠军身份出战,他拿下此级别冠军也许并没有太大难度,但我们期待他的成绩能再上一层楼,为中国男举制造更多惊喜。
    女举各级别中,目前在国际赛场相对弱势的级别恐推75公斤级。曹磊退役后,这个级别始终没有特别出彩的新人上位,且相比屡创新纪录的哈萨克斯坦选手波多贝多娃的成绩,中国女选手已经落后一大截。全运会预赛上,此前参加69公斤级的山东选手康月升级别参赛斩获冠军,让人看到了中国女举在这个级别寻求突破的努力。此外,已经连续3届奥运会未派选手参赛的63公斤级,肯定也是中国女举需要强化的薄弱环节。广西选手邓猛荣、湖南选手周文玉等新生力量的出现,也让我们对63公斤级有了更多期待。

(袁雪婧)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