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能给恒大上了一课加强俱乐部自身能力

    自2011赛季首次征服中超以来,广州恒大一直扮演着“联赛导师”的角色——他们卓越的战绩、华丽的技战术打法、先进的球队文化莫不引领着其他15支中超球队的发展潮流。但在上周末结束的本赛季中超第21轮比赛中,积分榜上仍旧落后恒大足有14分的鲁能泰山却给“联赛导师”好好上了一课。
    这一课的题目是:加强俱乐部自身造血能力。
    上周末的比赛,广州恒大和鲁能泰山的比赛过程与结果如出一辙:都是在落后的情况下凭借替补球员的出色发挥最终逆转取胜。所不同的,是恒大仰仗的是从巴西联赛挖角来的外援埃尔克森,而为鲁能立下汗马功劳的,却是“自己人”刘彬彬、李松益。
    如果没有亚冠联赛,这样的对比可能只是吹毛求疵,但正是因为有了亚冠联赛,才让我们真正意识到即便是像恒大这样的中国足坛超级豪门,也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阵容厚度。在外援方面,恒大当然可以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买入埃尔克森、孔卡、穆里奇甚至比他们更为出色的外援,但一支球队能使用的外援数量毕竟是有限的,想要提升实力,就恒大来说,更重要的还是内援引进,但现实的情况却是“钱有余而人不足”。
    经过几个赛季的发展,如今的恒大已经囊括目前中国足坛最出色的一批球员,将来即便是在引进内援,在水平和实力上也未必比现有球员更好,简单说来,中国足坛的“出色球员资源”是有限的,而恒大已经已经“透支”了这部分资源!
    如此情况下,恒大如果想要真正提升球队的竞争力,还是要从自身入手,像鲁能泰山那样培养自己的球员,也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球队内部良性的“生态循环”。但遗憾的是,广州恒大的崛起并不像鲁能那样,是建立在多年经营的基础上,2009年队伍正式成立以来,虽然大量的资金可以快速提升球队的战绩,但在青训层面,“热钱”的作用却并不大(虽然恒大也组建了自己的足球学校,但想要在短时间内从学校中找到苗子还不现实),反倒是一直致力于青少年球员培养的鲁能泰山,多年来纵有起伏,但在相对长的时间维度里,一直能保持较高水准。
    对于广州恒大来说,加强自身造血能力是球队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中国足球层面,更多球队在增加短期资金投入的同时,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于青训体系打造、青少年球员培养,也是切实提高中国足球水平的必由之路。
    在加强俱乐部自身造血能力方面,鲁能给广州恒大上了一课,但需要“补课”的,又何止广州恒大一家?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