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马拉松创新参赛形式提升品质

    三十三载磨一剑,今朝出鞘显锋芒。2013年北京马拉松将于10月20日上午8时发枪起跑,共有3万名跑友参加全程、半程和迷你马拉松比赛。此外,赛事与全国马拉松锦标赛结合进行,另设公益跑、健达亲子跑、企业体验计划、全国高校马拉松挑战赛等多种项目和参与形式。
    本届比赛将起点设在天安门广场,途经西长安街、月坛北街、昆玉河畔、中关村等地,赛道终点定于奥林匹克公园中心区庆典广场(奥运景观大道),让跑友在比赛的同时,尽情领略北京的自然与人文风光。
    北京马拉松从报名之际起,就受到了跑友们的强烈关注。今年仅用13小时,3万个比赛名额全部报满,刷新了国内马拉松赛事报名纪录。

提高品质 赛事全面升级

    为进一步提高赛事品质,为参赛选手提供更加优质的赛事服务,今年组委会对赛事进行了全面升级。
    首先,赛事首次实现全程选手“净计时”。由于参赛人数较多,后排选手跑向起点线的过程需花费一定时间,这将直接影响到选手的比赛成绩。采取“净计时”方式后,计时芯片将在选手通过起点线后开始计时,选手最终获得的比赛成绩会更加精准,不同区域出发的选手也将真正实现公平竞赛。
    其次,全程参赛名额不断增长。随着马拉松运动在国内日益普及,选手竞赛水平日渐提高,全程项目完赛率和总体完赛人数年年攀升,自2011年起组委会不断扩大全程项目参赛名额。从8000人到12000人再到15000人,北京马拉松逐渐发展成以全程项目为绝对主体的国际顶级马拉松赛事。
    第三,选手整体水平大幅提高。除邀请国内外高水平选手外,组委会今年推出了“精英跑者计划”和“5小时完赛绿色报名通道”等报名方式,通过优先保证参赛名额等优惠条件吸引了去年全国各大马拉松赛前50名选手以及5小时内完成北马全程的选手参加比赛,选手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最后,全面提升赛事服务水平。组委会与品牌企业合作,为比赛提供赛事用车、比赛服装、计时仪器、运动饮料等装备设施和饮食补给。并进一步加大对存衣车、收容车、终点完赛服务、医疗安保等细节的关注和投入,为参赛选手营造舒适高品质的比赛环境。

探索模式 创新参赛形式

    除对赛事进行全面升级外,近年来,北京马拉松不断创新与社会事业结合办赛的模式,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为公益组织、企业团体、家庭单位分别推出了各具特色的参赛形式。
    首先,开展“为公益而跑”活动。今年北京马拉松将“为慈善而跑”正式更名为“为公益而跑”,进一步深化了与各公益机构的赛事合作,将北马元素融入公益机构的全年活动。
    其次,提供“企业体验计划”服务。今年该计划降低了企业团队参与北京马拉松的门槛,由去年100人以上参赛团队降低为50人以上的参赛团队,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团队加入北马大家庭。
    最后,打造“健达亲子跑”活动。北京马拉松精心设计了以家庭为参与单位的“健达亲子跑”活动,打造一个专属于小朋友和父母的跑步节日。今年将有300个家庭参与亲子跑活动。

(邢璐  邵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