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渔业文化周”办三项钓鱼赛事
金秋十月,依然绿妆盛裹的广西南宁迎来了又一届的“中国-东盟(南宁)渔业文化周”,10月19日至23日,三场高水平钓鱼比赛,更是浓墨重彩亮相,使得今年的“渔业文化周”熠熠生辉,这三场高水平钓鱼比赛分别是2013年中国-东盟钓鱼大赛、2013年全国渔业垂钓烹饪大赛、2013年全国钓鱼锦标赛(南宁站)。国家体育总局社体中心、中国钓鱼运动协会给予了三项赛事大力支持,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刘北剑、中国钓鱼运动协会秘书长尹国臣、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达芳、广西水产畜牧兽医局纪检组长梁雄等出席赛事活动。
赛事是平台 交流为主题
2013年中国·东盟钓鱼大赛,是南宁自2011年以来连续第三次举办,尹国臣介绍说,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东盟国家的12支代表队、中国大陆各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的28支代表队的132名钓鱼高手参加。
比赛是平台,交流是主题,通过比赛,运动员们既比拼了钓技,又增进了友谊和交流,同时也向国外相关钓鱼组织展示了中国的钓鱼运动水平。随着中国-东盟钓鱼大赛影响力的扩大,此项赛事越来越受到国内外钓鱼爱好者的关注。
“本次钓鱼大赛,得到了东盟十国及我国各地钓鱼组织的热烈欢迎,特别是巴基斯坦和印度今年作为观察员国家,首次派队参加比赛”,尹国臣说。
严格执裁 共同努力
10月20日至24日,全国渔业垂钓烹饪大赛、全国钓鱼锦标赛(南宁站)接力棒般相继进行,以家庭组队或亲戚、朋友组队前来参赛的垂钓烹饪大赛,让观众在观赛之余享用了一场饕餮鱼宴。
全国钓鱼锦标赛赛前,连夜召开会议,商讨执裁比赛相关事宜。总裁判长郝卫东在会上强调,全国钓鱼锦标赛是协会的王牌赛事,不同于中国-东盟钓鱼大赛、全国渔业垂钓烹饪大赛、两场以交流、娱乐为主题赛事。全国钓鱼锦标赛一定要严格执法,对于技术环节、关键环节,裁判员必须亲力亲为。
为了保证赛事的成功,南宁地方相关部门组织了34名大、中专学生作为辅助裁判,一同执裁比赛,负责34名辅助裁判技术培训的计分裁判长孟勇说,这些辅助裁判学历高,接受力强,正是这些辅助裁判的辛勤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赛事的成功举办。
(王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