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谈WDSF总决赛—精品赛事也接地气

    上海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举办期间,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总局社体中心副主任、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副主席张怡。
    记者:上海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是否达到了预期效应?您对这一赛事还有那些期待?
    张怡:WDSF总决赛连续三年在上海举办,一年比一年好,主要体现在: 首先是组织工作越来越有序,从赛事的策划到布局、设计,都很有国际化风范,得到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的高度评价。本次比赛简化了开闭幕式的程序,凸显了节俭办赛的理念。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反应也很理解和赞同。第二是和国际化接轨,越来越接地气。例如,红毯秀采取开放式,在广场上举行,群众反响非常好,实现了运动员和百姓的互动。
     经过3年积累,已经打造成上海市的品牌赛事。目前在上海已经有了固定的体育舞蹈爱好群体,有了自己的观众群,这个群体大概在四五千人左右,每当这个时候,他们就把这个当做节日来看待。不光推动了上海体育舞蹈事业的发展,还为中国体育舞蹈事业宣传和推广做出了很多贡献。上海连续三年举办比赛,这个群体也是逐年扩大的,为我国选拔人才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们和上海签了5年的举办合同,今年是第三年举办,未来两年逐步提升中国运动员参赛的热情,调动他们参赛的热情。目前我们的水平和世界选手还有一定的差距,三年来我们都是持外卡进行比赛,将来期待我们选手不凭外卡参赛。而是作为东道主选派选手在持外卡参赛,那样就会有更多的选手进行参赛。从去年开始,我们就鼓励选手去国外参加国际各个分站的比赛,联合会将来会为代表中国去国外参赛的选手予以补助,给与一定的支持。
    记者:今年有很多比赛也是延续了历年的特点,几赛同办,您评价一下好处与优劣?
    张怡:好处就是通过国际赛能够推出一批新人。由于国内裁判的眼光、水平有一定的局限性,比赛过程当中,相对固化的东西很难打破,对于新人的推出有一定的影响,通过这种全部由国外裁判执裁,评判标准和欣赏眼光就发生一些变化,就可能有机会使一些跳得比较好的选手脱颖而出,适应国际比赛思路,从而促进中国体育舞蹈水平的发展。在全国锦标赛中,我们也更多的邀请国外裁判执裁。
    劣势是相对应的,是对一些选手竞争加剧,对一些选手相应有些打击,但我认为这恰恰也是优势的体现。既是劣势也是优势,就看站在那个立场上。
    记者:您对中国体育舞蹈精英赛的总结性评价?
    张怡: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在三年前领导班子调整之后,一直在探索和完善中国赛事的体系,精英赛诞生的时间不长,我们也希望今后打造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品牌,现在还是配赛,我们未来的目标就是通过这种经验的积累和探索,能够找到一条更适合精英赛的比赛的发展模式,真正把它做成独立的精英赛的品牌赛事,精英赛在国内外都有,不光是在我国,也不单单是在体育舞蹈这个项目上,在其他项目上也有精英赛,精英赛是一个标杆和示范对真正有实力的选手和新产生的精英。精英赛是一种示范和引领,在高水平上的建构,最终实现最大的普及,面向老百姓,联合会的宗旨也始终是围绕着普及展开,没有普及就达不到所谓的精英。

  (武珊珊)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