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样滑冰团体赛彭程/张昊准备一天的“缺阵”

    花样滑冰团体赛,是索契冬奥会首次设立的一个新项目,由于其赛程的密集安排,在冰舞、女单短节目过后,进入前五名的队伍将迅速展开双人滑自由滑的争夺。
    这个规定意味着,很多选手并不知道当天到底能不能上场,但还要做足准备,随时上场。
    彭程/张昊就是这样。
    8日一大早,他们就开始了准备,一大早先在比赛馆上了一场冰,之后又转移到训练馆再练一场,一天的准备,就为了晚上一个可能性并不大的结果。
    “充分准备,随时上场!”双人滑主教练赵宏博笑着说,这是他第一次带队打团体赛,彭程和张昊也是第一次准备一个“前途未知”的比赛。
    比还是不比?直到最后一刻才揭晓。这和以往大家提前很久就知道比赛日程并充分准备的比赛迥然不同。
    “运动员是第一次经历这种赛制,我想也是好事,尤其是彭程,作为中国代表团年龄最小的队员,她也需要更多的历练。我来之前怕她会乱,奥运会和其他比赛不一样,人浪、嘈杂……张昊是比较有经验的,但彭程是第一次。从短节目看,她表现还好,正常发挥了训练水平。”赵宏博点评说。
    最终,由于冰舞和女单上的名次较为普通,中国队最终只排在第七位,未能获得自由滑资格,彭程和张昊准备了一天,也没获得上场机会。
    “其实比赛结果也比较正常,大家都尽力了。女单张可欣发挥出了最好水平,冰舞的黄欣彤/郑汛年龄大,还有伤病,也都尽力了。”赵宏博说。不过他表示,团体赛的残酷性也会让大家更加了解并重视起来,“冬奥会的团体赛,很多国家都派了一线选手,争夺很激烈。团体赛体现的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只有个别项目突出是没有用的,要看整体,我想今后我们在布局上也会有一定的考虑吧。”(索契2月9日电)

(王向娜)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