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短道速滑教练李琰:不放弃才有金牌
李坚柔夺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后,李琰落泪了。2月15日进行的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中,周洋再度摘金,李琰看上去反倒淡定了一些。尽管在赛场同样与周洋、领队刘浩等热烈拥抱,但在接受采访时,她的脸上已经很平静了。
赛前20天,王濛骨折受伤,折损大将,很多人都不再看好中国短道速滑队在索契的前景,但李琰却丝毫没有放弃过,也没有泄气。
“其实在备战期间,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结果,只想注重过程。任何比赛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要一轮一轮艰苦地去打。”谈及王濛受伤,李琰表示大家都很难过,谁都不愿看到这一幕,但事情已经发生,大家还得坚信自己的实力。“队伍的整体实力仍在,王濛的受伤更增强了大家背水一战的决心。”
李琰的话,说得很平静,但这两枚金牌的夺取过程并不轻松,尤其是第一枚女子500米的金牌。赛前被给予厚望的范可新在半决赛中发挥失常,无缘决赛,中长距离选手李坚柔顶住压力,在对手相互碰撞摔倒之后摘得金牌。而周洋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摘得1500米金牌后,也经历了身体、情绪等方面的低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甚至无法比赛。此番夺金,出乎多人意料。
“周洋夺得1500米金牌,过程真是一言难尽。但结果是好的,这就是我们一直坚持的结果!坚韧是中国短道速滑队的精神,我们遇到任何困难都不会放弃。之前李坚柔拿到金牌,可能你们觉得是运气,但我不这么认为。”李琰说。
在李坚柔拿到金牌后,李琰很快就将重点放在了后面的场次上。1500米比赛的前一天,她习惯性地跟家人打了个电话,聊聊天,大人们都在祝福,女儿贝拉却跟妈妈说,“Do not get too heavy。”李琰惊呆了,问女儿什么意思,女儿解释说,就是背上不要放太重的东西。
9岁的女儿都看出了李琰的压力,也的确,作为在温哥华冬奥会上包揽四枚女子金牌的功勋教练,李琰选择再一次坚守4年,绝对需要一个强大的心脏,更何况,这支队伍在这个周期内经历了太多的波折。
“在这么困难的情况下,我们全队没有任何退缩,互相支撑,实力更厚实了。”李琰说。
女儿的解压、团队的坚守,让李琰更加自信从容。“1500米的胜算,其实是拼出来的。大家都太接近了,尤其是韩国队员的整体实力都那么好。”周洋的最大对手便是韩国名将沈石溪,该选手从上赛季一出现在赛场上,就几乎囊括了该项目金牌,是当之无愧的夺冠热门。
“昨天我们在赛前有个小会,无论过去的得或失,都让它们过去吧!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去思考伤痛或者感恩。只能往前看。周洋也是一样,现在你们看到她的坚强,其实是她战胜伤痛、战胜自我的结果。”李琰说。(索契2月15日电)
(王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