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新规则、新变化

    对中国拳击而言,刚刚结束的2014年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意义非同一般,因为这是国际拳联去年6月开始实施的拳手摘头盔和职业拳击10分制计分规则后的首次全国锦标赛,加之去年全运会后各队进行了调整,因此呈现出新规则后格局的新变化。

名将缺席水平受影响

    本次比赛因许多名将缺席或受伤,影响了水平,传统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例如,由于中国的重量级“巨无霸”张志磊的退役并转为职业拳手后,河南称霸中国重量级拳坛近10年的历史终结。因此,如今以新手担纲的河南男子拳击队要想重新崛起恐怕需要几年。
    武警拳击队的全运会60公斤级冠军刘强及52公斤级名将李超因退役,使该队以往在这两个级别的优势也逊色了许多。好在“东方不亮西方亮”,该队+91公斤级拳手王磊磊在决赛中意外战胜了黑龙江队年轻的“巨无霸”谷光明夺冠,成为武警拳击队本次比赛的最大收获和亮点。
    而过去两年中在49公斤级和56公斤级中具有很强实力的吕斌及张家玮,因报名参加国际拳联的APB个人职业拳击赛而缺席本次比赛,因此本次比赛这两个级别冠军分别被上海队的吴中林及贵州队常勇夺走。
    此外,新疆队69公斤级买买提吐孙穷、北京队75公斤级张建挺和内蒙古队81公斤级等3位去年全运会冠军也缺席,导致本次比赛这3个级别冠军易主。而重庆队60公斤级拳手王磊夺冠,也是以往很少见的,格局变化之大可见一斑。

对抗能力强拳手占便宜

    由于本次比赛实行了职业拳击的10分制计分规则,因此对抗能力强的拳手更符合新规则鼓励进攻的精神和特点,相比以前业余拳击痕迹大,略显消极打法的拳手而言,进攻凶狠,重拳杀伤力大的拳手在比赛中更容易得到裁判的青睐而“占便宜”。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要数湖北队,他们此次斩获了两金一银一铜,这在过去10年中是从未有过的,他们整体强悍的打法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代表人物是获得69公斤级冠军的刘伟。他身材虽然不高,但体能充沛,重拳凶狠,在中近距离很有杀伤力。
    另外,还有获得75公斤级冠军的文银杭和60公斤级亚军的王志敏,前者四分之一决赛战胜了同样是技术型打法的解放军队名将周镝,决赛中与天津队新疆籍拳手麦麦提艾力打得难分伯仲,最终获胜。而曾获得国际拳联首届WSB职业联赛个人冠军的王志敏此次更是如鱼得水,其中近距离进攻能力强的特点得到了充分体现。
    同样,还有此次获得81公斤级冠军的山东名将王建政,他曾参加过国际拳联WSB职业拳击联赛,自身打法风格属于压迫型的凶狠打法。但从技术角度讲,他们还显得粗糙,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地方。
    刘伟与内蒙古队名将胡日查毕力格一战,刘伟的进攻过于凶狠无节奏,防守失控。而对手在节奏把控与进攻的变化上更显丰富,技术更细腻,两次抓住反击和迎击的机会将刘伟击倒或被读秒。刘伟虽然获胜,但赢得“侥幸”。

新规则对裁判提出新要求

    实行新规则后,本次比赛不仅是对国内所有拳手和教练认识适应职业拳击规则,改变以往纯业余打法的全面检阅,也对决定比赛结果的裁判胜负价值判断标准和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由于赛前国家体育总局拳跆中心对全国所有裁判进行了强化培训,因此,裁判对比赛过程的判断与评估,基本上接近于国际拳联10分制计分规则的5个方面评判标准,大部分比赛结果没有太多的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毕竟是首次采用国际拳联新计分规则,无论教练、拳手还是裁判都是一个新课题,难免出现意见分歧。例如,有些场次比赛从现场5位计分裁判打分的胜负结果看,红角是胜者,但随机选择的最终采用胜负结果的3位计分裁判打出的比分,胜者却是蓝角。由此反映出每个裁判对“进攻主动,控制比赛”与“展现攻防技巧,善于控制比赛节奏”及“进攻效果好”与“出拳进攻清晰”等因素,在一场比赛中哪个拳手更符合10分制计分标准的胜负价值判断上意见相左。
    由于新计分规则赋予了裁判更大的主观判断评估的权利,因此对裁判客观公正的职业操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排除了裁判主观上的私心和利益驱使偏袒一方拳手的动机和原因外,裁判更应多从自身对新规则下的比赛规则认识理解水平上查找原因,总结经验,与国际接轨。
    在5月初的2014年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上,女拳手虽然还要戴头盔,但10分制的计分规则也将首次采用。这对中国裁判来说,无疑是对新规则再理解,再消化,再吸收和再提高的一个机会,应牢牢把握。

(杜文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