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赛季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联赛落幕

    2013-2014赛季“协会杯”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联赛近日落下帷幕,由北京市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与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共同举办的赛事备受关注。日前,联赛颁奖典礼在北京体育大学举行。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北京市体育局、北京市教委、中国冰球协会和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相关领导,以及参赛各俱乐部负责人出席了此次颁奖典礼。获得联赛各组别冠亚季军的运动队、联赛中表现突出的教练员、运动员和裁判员都在颁奖礼中受到表彰。
    本赛季“协会杯”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联赛于2013年11月开战,比赛期间我国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了申办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申请。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赵英刚在索契冬奥会表彰总结时,特地提到了北京青少年冰球运动的发展情况,而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运动的高水平对今后进一步促进中国冰雪运动项目的发展有着格外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家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多年来对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的发展给予了重要的指导支持,使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和北京市冰球运动实现了跨越式的壮大发展。同时,北京市体育局鼓励并支持北京市冰球运动协会举办北京市青少年冰球锦标赛,从中发现并选拔高水平冰球运动员输送到国家队,也体现出“助力申奥”的决心。正是在政府体育行政部门、社会各界的关心爱护下,作为冰球基础赛事的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联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冰球爱好者参与其中。
    同上赛季“协会杯”北京青少年冰球联赛34支队伍贯穿5个不同年龄组的264场比赛相比,本赛季联赛在参赛球队数量方面同比增加了120%,共有70支队伍的近千名运动员、200名教练员和裁判员参与到联赛中,联赛场次达到420场。北京市青少年冰球联赛也成为目前国内青少年冰球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比赛周期最长的赛事。不过,记者也了解到,虽然北京冰球运动发展蓬勃,但潜在的发展桎梏也不容忽视,据悉,现有可以承接青少年冰球赛事的标准场地只有4块,其中也只有首都体育馆冰场能够承办国际冰球赛事。其他的商业冰场运营成本和场地标准距比赛实际要求还存在较大差异。此外,教练人才的缺乏导致“教练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运动员们水平的快速提高。

艾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