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从新规则实施看差距

    2014年全国女子拳击锦标赛5月11日在河北迁安体育中心落幕,这是继今年3月该中心“临危受命”承办全国教练员、裁判员、医务监督培训班以及今年全国男子拳击锦标赛之后,鼎力承办的又一次国内规模最大的比赛。
    本次锦标赛首次实行了国际拳联10分制计分规则,从各队表现和风格打法上可以看出,许多队伍和拳手对新规则的理解还存在很大差异,应该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传统强队与新势力并举

    传统强队内蒙古依旧保持了优势,特别是奥运级别75公斤级李倩的技术逐步提高,自信心更强,决赛中与奥运会铜牌得主李金子一战打出较高水平,确立了其在国内该级别“一姐”的地位。
    河北九江线材队整体实力明显提升,此次借东道主之利取得2金1银,其中包括奥运会51公斤级别司海娟和60公斤级尹军花,引起各队重视。
    同样,在北京体育大学训练的6名拳手技术动作规范,身体重心稳定,打法硬朗有度,展示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赢得了各队教练的一致赞赏。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为海南队夺得历史上第一个女子拳击全国冠军的48公斤级左撇子拳手倪哲哲,她身体条件出众,技术较全面,前手拳进攻和控制能力强,后手拳进攻和迎击准确犀利,在决赛中完胜贵州队的前世界亚军徐诗琪,称得上是一个较好体现新规则下通过技术控制对手凶悍进攻特长,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例子。
    另外,山东队和陕西队的整体表现也给人留下了较深的印象,一些拳手表现突出,像山东队60公斤级崔成云在与河南拳手张骄阳的比赛中,展现出娴熟的前手拳连续攻击和控制能力,技战术意识强,有效遏制了对手的猛冲猛打,这样的技术运用不仅在国内女拳手中少见,在男拳手中也不多见,值得各队学习。获得75公斤级铜牌的陕西队拳手苏杰同样表现出色,与该级别冠军李倩的半决赛中打出了较好水平。
    值得一提的,曾在国内拔尖的浙江队即宁波队下滑严重,队伍老化,新手寥寥,打法落后,金银牌颗粒无收。

奥运级别竞争激烈

    实行新规则后,本次比赛整体水平不高,盲目依靠左右手拳拼打者居多,而有技术、有控制、有节奏、能够体现技战术特点的选手不多。究其原因,中国拳手以往对前手拳技术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会打前手拳,只能依靠突然的左右手摆拳抢点和偷点打法,并将此作为“主要进攻”的打法,因此场面非常难看。
    相比之下,3个奥运会级别的整体水平竞争激烈,像获得51公斤级前四名的司海娟、吴瑜、葛亚萌和王玉岩,60公斤级前四名的尹军花、陆琼、马建霞和齐雅文等。
    其主要问题是,总体打法上还依然停留在以前通过快速移动打点抢点层面,通过前手拳控制,抑制对手的进攻,为自己的后手拳进攻创造机会的打法并不多,很多场比赛一个回合内两位拳手出拳次数很少,缺少创造进攻的能力和方法,打法单一,面对打法积极的欧美拳手时没有太大的竞争力。
    本次比赛中,海南的倪哲哲,山东的崔成云、林秀莹(51公斤级),前卫的齐娅文,陕西的苏杰和内蒙古的李倩等,拳手拳技术运用较多,值得肯定。

杜文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