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经世界杯】中国足球需“双管齐下”

    巴西世界杯期间,邓世俊很忙碌:一方面,作为亚足联C级教练员培训讲师有多个培训班的授课任务要完成;另一方面,身兼中国足协巴西世界杯技术调研组组长的他还要熬夜观看世界杯比赛,撰写技术分析报告。虽然身体有些吃不消,但邓世俊坦言,通过授课的实践以及研究巴西世界杯的比赛、世界足坛的走势,还是让他对中国足球未来发展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看法。
    邓世俊首先谈了本届世界杯较之以往在技战术层面的几个变化。他说:“首先是定位球进球比率提升了,无论是强队还是弱队,都在定位球上做了很多文章,在一些关键比赛的关键时刻,决定比赛结果的往往就是定位球;其次以往被很多球队推崇的西班牙式的讲究控制、中路传导的踢法不再吃香,很多球队的踢法趋向于多元化,但值得关注的一点是,边路成为很多球队的攻防重点;第三则是意志、体能在比赛中作用凸显,本届比赛很多最后时刻的进球,这就建立在球员、球队充沛的体能以及强烈的求胜意志上。这几方面都需要中国足球好好总结、好好研究。”
    邓世俊还着重谈到了亚洲足球。他说:“很多人看到本届世界杯亚洲球队成绩不佳,很容易得出亚洲足球全面退步的结论,我不这么看,我认为亚洲球队和非洲甚至欧美球队的实力差距其实并不是很大,只是因为自身的一些原因导致成绩不佳。比如日本队,他们可能是因为对海外球员希望过大,但这些球员对于团队凝聚力的打造,和彰显球队拼搏精神是否真有帮助仍需研究和讨论。另外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看日、韩、澳、伊这四个国家在世界杯结束后会做出怎样的改变和调整,这些改变和调整对于中国足球更好地研究对手以及提升我们自身水平,都有很大借鉴意义的。”
    邓世俊说:“这届世界杯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世界足球技战术风格仍在进行改变,即便是输球的西班牙队,他们其实也在改变,只是因为球员年龄、状态等原因没有发挥好,但并不能说他们止步不前;我们看到很多球队强化边路、速度,很多球队讲究实用性,像科特迪瓦队和日本队的比赛,即便科特迪瓦队全场控球率很低射门机会也少,但凭借个人能力和反击效率还是赢得了比赛。”
    对于世界杯之于中国足球的启示,邓世俊说:“我们当然应该通过世界杯研究世界足球的发展格局、走势,尤其是关注我们身边的几支亚洲球队的表现、变化,但除了‘理论’层面的研究,我们还是要努力培养出更多有特点、可以支撑不同技战术打法的球员。以往如果我们要打高球,有蔡晟、宿茂臻,如果要打控制,有彭伟国、曹限东,如果要速度,有赵达裕、高峰,但现在我们的球员普遍缺少特点,即便我们设计出了种种战术,没有适合的球员去执行又怎么能行呢?因此我们还是要‘双管齐下’,一方面继续强化理论,另一方面也做好球员培养、基层教练培训工作,相信只要做好这两方面,中国足球的未来一定会有所进步。”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