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振霞5000米竞走摘金 司天峰成功转型

    “教练赛前对我的鼓励很大,我为自己拼了,这块金牌对于我来说很有意义。8月1日我刚过了生日,今天的金牌也算是自己迟到的生日礼物吧。”在拿下中国田径队本次青奥会的首枚金牌后,16岁的青岛姑娘马振霞兴奋地说道。
    时间退回到23日,青奥会田径的第四个比赛日,马振霞在女子5000米竞走决赛中出场。而在看台上一个身影也格外显眼——每当马振霞经过主席台前方位置,他总要起身喊上两句,然后低头看一眼胸前的秒表。他是伦敦奥运会男子50公里竞走铜牌得主司天峰,也是马振霞的教练。
    “慢一点没关系,稳住!46、47秒(每圈1分46秒)就可以。”司指导大声吼道。他告诉记者,赛前给马振霞制定的是一圈1分50秒左右的速度,没想到马振霞今天的表现会如此好。
    2公里后,青岛姑娘的耐力优势开始显现,逐渐与后面的选手拉开差距。在400米起点第一个弯道处,一位运动员吃到了黄牌,司天峰立刻站起来大喊,“手臂摆起来!注意髋关节!”坐下后他与记者说:“她的技术没问题,不会吃牌。”
    后半程,马振霞越走越快,与第二位选手的距离拉开200米,甚至将多位运动员套圈,离胜利越来越近。司天峰再也没有坐下过,翻看秒表的手也颤抖起来。当记者表示,伦敦奥运会拿到铜牌都没有见他像现在这么激动时,司指导大笑起来,“她今天的节奏太好了,夺冠问题不大了。”
    22分22秒08,马振霞第一个走过终点,司天峰立刻大喊弟子的名字,并将早就准备好的国旗扔了下去,“拿着国旗跑一圈,别急,把国旗披正了再跑!”说罢,边走出看台边掏出手机报喜。
    虽然没有在南京创造自己的最好成绩,但拿到金牌并走出赛季最好成绩的马振霞表示:“教练没有想到我会走得这么快,赛前他让我按照1分50秒的节奏往上顺,最后2公里再加速,但我的感觉还不错,所以就完全放开了。”

(邵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