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降临赛道变更 环中国的“舍”与“得”

     9月1日,大雨再度降临2014年环中国赛场,当天南江光雾山-南江的比赛也临时变更,前30公里狭窄山路取消,变为“中立骑行”,运动员们在抵达相对平坦的路线后再重新发车。
    表面看起来,这个赛段“舍”掉了部分赛段和一个一级爬坡点,但“得”到的,却是运动员的相对安全以及组织方的利益。
    位于四川南江的光雾山风景怡人,也是首次纳入环中国赛的地区,办赛极为热情,前一天晚上还组织运动员参加篝火晚会等,但大雨也赶来凑热闹,从前一天晚上下到了早上,且越下越大。
    9点钟,来自新西兰的主裁扎克·普伦德加斯特开始着急,起点到30公里赛段路面较窄,宽约6米,符合比赛规则,但赶上大雨湿滑,再加上一侧山路没有保护装置,危险系数增大。
    扎克把裁判及各方人员召集起来,讨论比赛的可行性。取消比赛显然不符合组织者利益,但也要尽可能保护运动员的安全,最终,扎克做出决定:取消第一个爬坡点,在30公里后再重新发车。同时救护车由原来的两辆增设到四辆。不过,前30公里不计成绩的骑行,运动员也不得搭车、乘车。
    “我们都认为主裁的决定非常正确,他站在了一个公正、中立的立场上,也是对运动员最安全的决定。”担任3号裁判的邵锡山说。
    公路自行车赛在户外举行,难免会受天气、环境制约,而此前,在环海南岛、环青海湖等赛场上,也出现过因大雨、寒冷等因素而取消或者缩减赛段的决定。

(王向娜  扈建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