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名片 网球“成都模式”的至高境界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成都,人们一提起它,马上会想到成都小吃、宽窄巷、龙门阵……这些已经成为成都的名片。但是,近些年来, 成都又添了一张新“名片”,那就是“成都网球”。
    笔者虽自十几年前就参与并关注成都网球活动,但近读四川大学体育学院课题组《大众网球的“成都模式”研究》的长篇论文后,才对大众网球的“成都模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与理解。

城网赛的奇迹

    一提到成都网球,有一个人和一个企业,是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即原成都市市委副书记、现成都市网球协会主席张峰和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12月,成都市网球协会换届改选,凭借对网球运动的热情、威望和对成都大众网球发展的拳拳之心,从市委副书记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的张锋,被推举为成都市网球协会主席。来到网协后,张锋首先带领协会一班人积极投入到对成都大众网球的观察、调研、思考和谋划中,并很快达成共识:网协可以利用自身特殊的身份,在推动成都市大众网球开展中发挥建设性的作用。
    有了“软件”上的共识,还需要有“硬件”的保证,成都模式的这架“计算机”才能按“编程”运转起来。于是,在新千年的开始,2000年10月由中国网协主办、成都网协承办,四川水井坊股份有限公司冠名的第1届“水井坊杯”城网赛在成都开幕。来自北京、广州、重庆、成都等的12支大城市代表队,共160多人参赛。比赛的完满举办达到并超出了赛事策划者的预期,也掀开了中国大众网球历史性的一页。为此,《中国体育报》将本赛事的亮相评为2000年中国网坛十大事件之一。而自2000年到2013年,“水井坊杯”中国大城市业余网球团体赛连续举办了14届。14年中,共有80多个城市、近5000多名运动员参赛。“水井坊杯”城网赛创造了中国网球,尤其是中国业余网球赛事的奇迹,也为成都人民、成都体育和成都网球争得了巨大荣誉。
    而一项赛事成就了两个品牌,水井坊酒2000年9月在广州上市,10月“水井坊杯”城网赛在成都开打。新赛事一炮打响,网球与企业联姻大获成功。2009年5月,中国网球协会授予“水井坊杯”中国大城市业余网球团体赛“中国传统网球品牌赛事”称号,这也是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业余网球赛事。
    双赢,是市场赖以生存及发展的根本,网球的“成都模式”淋漓尽致地再一次阐述并印证了这一点。

网球进校园的成功

    一项单一的赛事,规模再庞大、再持久,也会有局限性,经过6届赛事的运转后,张峰和他的团队敏锐地意识到:成都大众网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哪里?成都大众网球是否应该拓展到更广阔的人群?显然,网球市场的基础在于网球人口,青少年是网球人口的未来和希望。网球进学校就是植根网球运动、网球产业、网球事业的基础、未来和希望,才是成都网球可持续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于是,另一个宏大的构想在成都市网协团队中诞生——校园网球推广。
    短短的8年时间,成都校园网球推广活动,不仅使成千上万名儿童接触到了高雅的网球文化,爱上了网球运动,增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大众网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带动了中小学的普通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参与到网球运动中来,活跃了他们的业余生活,从而为成都市大众网球人口的拓展和网球文化的传播增添了新的力量。

四点经验铸就今日辉煌

    任何事物的成功,总会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张峰将其归结为4点。第一,网协的自身建设至关重要,特别是培植发展的五十几个分会,一步就到了基层。而且市网协不仅不与他们争利,还予以积极扶植。第二,抓好龙头,纲举目张,也就是抓好赛事这个“抓手”,带动与盘活全局。第三,加强“校园网球”建设,网球进大中小学,形成“一条龙”优势和“立交桥”效应。第四,上升到网球文化层面,实际上就是解决了路子是否走得通、时间是否走得长问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在全国的独树一帜,创新发展。
    笔者非常赞同川大课题组的两个结论,一个是:“成都大众网球近15年的发展一定还有诸多局限。但是,“成都模式”的大众情怀、“成都模式”的高瞻远瞩、“成都模式”的开拓精神、“成都模式”的社会贡献所带来的思考已经超越了成都网球本身和成都地域界限,其影响力早已外溢。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成都网球成为大众体育文化的有机和独特的组成部分,也成为城市对外交往的重要名片。
    而这些,也许就是张峰和他的网球团队所孜孜追求的至高境界。

(张耀光 史明)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