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CC车赛接地气私人车队守得云开见月明

    8月24日,韩国木浦国际赛车场,乌云密布。“天气预报显示20分钟后下大雨。”话未落音,赛会已出示雨地牌,郎家璐长长舒了一口气:20分钟,调雨地模式刚刚够用。
    今年,史翠英群星车队使用的战车依旧是雪佛兰科鲁兹,但三厢变两厢,整个设定都在变。“第一次出国作战就遇上雨天”,车队经理郎家璐有点忐忑不安。
    这不仅仅是因为“新车的雨天模式还从未在实战中获得过检验”,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坚守四年,终于得到厂商(上海通用)的垂青,郎家璐及车队上下太想打好这场关键之战了。
    雨越下越大,超级量产车组决赛不得不在安全车的带领下进行行进式发车。赛道里“行船”,雨雾让视线变得异常模糊,“头几圈,我都看不见弯角刹车点了。”陆淦事后说。
    人称“陆叔”的香港车手陆淦是多届CTCC中国房车锦标赛、HTCC香港房车锦标赛年度冠军,效力史崔英车队之前曾创办的陆方车队雄霸一方,后因财力拮据车队解散、史翠英车队成了这位“孤胆英雄”延续梦想的加油站。
    韩国站,陆叔排位第五,获杆位的是队友张志强。二至四位的是长安福特谢欣哲、欧阳若曦与上海大众333车队江腾一。
    在年度积分上,长安福特、上海大众333咬得很紧,角逐俱乐部杯的史翠英车队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决赛开始,跑最前面的张志强踩着油门将对手拉开一大截。两支厂商车队的车手开始“互掐”:原本排名第三、四位的欧阳若曦与上海大众333车队的江腾一在第二计时段的一系列组合弯中发生争抢,两人的赛车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双双退赛。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两位车手的“残杀”让老将陆淦轻松升至第三,并紧追前方的谢欣哲。第四圈,利用谢欣哲在3号弯的打滑失误,驾驶雪佛兰科鲁兹的陆淦完成超越,史翠英两位车手最后会师在颁奖台上。
    “首次海外作战,首次以俱乐部车队身份包揽冠亚军及俱乐部冠军,以及陆淦拿到全场最快单圈奖,不知道该怎样形容现在,谢谢大家的支持,谢谢!谢谢!谢谢!”郎家璐在微信上一连用了三个“谢谢”表示获胜的心情!
    郎家璐的这番感慨确实是肺腑之言。在CTCC赛场,私人车队要战胜资金、技术雄厚的厂商车队真的是太难太难。尽管陆淦创建的陆方车队有过类似的战例,但“缺钱少粮”的陆方,光荣没多久便已消亡。
    在CTCC赛车圈一直存在:厂商车队、私人车队两种生存模式。几乎所有私人车队都期盼“某天能钓得厂商车队这一金龟婿”。只可惜不少威震一方的车队还没等到开花结果那一天就已凋零,这其中包括陆淦创立的陆方车队、早年俱乐部联盟的凯捷、雅伦、华龙车队。
    2004年上海333等车队发起成立俱乐部联盟时,参赛的12支车队其中私人车队占据三分之二强。现在厂商与私人车队各占一半。
    水涨船高,竞争水平使然。过去车队三、四十万可以维持一个赛季,现在这样的投入可能都不够车队塞牙缝。改装更开放的超级量产车组尤其如此。在目前CTCC两大组别上,超级量产车组4支车队(3支厂商,1支私人车队);中国量产车组7支(厂商3支,私人车队4支)。厂商的参与,让CTCC车赛更具商业活力;私人车队的坚守,让CTCC更接地气与魅力,快速成长的CTCC要如何平衡厂商、俱乐部的利益,正考验赛事组织者的智慧。

(周萌)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