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排世锦赛札记 向她们学什么
国际排联是世界最大的单项体育组织,截至2011年,会员就达216个。而其赛制改革后的新世锦赛,赛期长达20天,超过奥运会,进入四强的队要打满13场球,这显然也是排球场上的马拉松了。而本届女排意大利世锦赛,从过程到结果更是被诸多亮点扮靓。
“比赛第一、关系第二”的巴西队
进入六强后,巴西队、中国队、多米尼加队同组,3个队单循环,前两名进四强。北京、伦敦两届奥运冠军的巴西队首战以3比0战胜中国队,次日,中国队3比2逆转多米尼加队。接下来巴西队与多米尼加队的最后一场比赛,便成为决定中国队和多米尼加队命运的生死攸关之战。
此战之前,巴西队已高枕无忧,只需赢下一局,即可四强。就是说,它即使1比3输给多米尼加队也无所谓。赛前,我们的舆评分析也是对中国队的前景表示悲观。主要基于,一、巴、多同为美洲国家,有地缘之亲;二、多米尼加队教练又是巴西人,有人缘之亲;三、巴西队为准备后面的四强赛,以替补出战多米尼加队,输了也有的说。何况多米尼加队本身就是本届最大的黑马,一路胜将过来,若赢巴西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真是人算不如天算,“两耳不闻场外事,一心只打手中球”的巴西队,就像不食人间烟火,嘁哩喀喳3比0就把多米尼加队斩落。坚不放水的巴西人,让一切臆想与担忧瞬间烟灭,这种“比赛第一,关系第二”的体育道德情操,自然迎来点赞无数。
宠辱不惊的意大利队
意大利队虽已不在鼎盛期,但实力尚存,所以三个阶段均排名小组首席,再加上东道主身份及每场爆棚之众的山呼海啸助威,她们对本届的王座存有“觊觎”之心不可避免。
可是,当顺风顺水的意大利队在半决赛中戛然而止,“意外”输给复赛时曾赢过的中国队时,尽管姑娘们痛苦地哭泣,但仍坚持完成所有的赛后程序。特别是,当她们与中国队隔网握手走下场时,意队教练员团队像往常获胜时一样,依然列队迎候着队员,于是大家同样进行高举双手依次对掌的欢迎仪式。此情此景,令人动容。而当祸不单行地在季军争夺战中,以2比3再负巴西队、与奖牌榜彻底无缘后,从天堂跌到地狱的意大利队员们,照样在场边受到教练们的“笑”脸迎接,再一次相互对掌而击。此时无声胜有声,都说兵败如山倒,但这样一种队败魂不败的宠辱不惊之队,有谁不会相信她们的重振之日!“心若在,梦就在,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意志为技术壮骨的中国队
郎平接手这支新老交融的中国队仅一年多,队伍磨合的才刚刚可以上“高速公路”,与一些强队比,发球、一传及防反水平等的差距还是明显的。但勤能补拙,意志可以为技术壮骨。二传魏秋月的膝伤一直未愈,场场带伤上场;每个队员也都或手上有胶条或腿上有绷带,有的臂膀甚至被胶布包满(从赛后拥抱队员的一张照片上看到,主教练郎平的右手食指也已弯曲,小拇指已变形);3比2逆转多米尼加队后,徐云丽被担架车推走;艰难战胜意大利队后,队长惠若琪一下抽筋倒在地板上……
郎平坦言,“无论是自己当队员时还是执教后,从未遇到过这样长的比赛。”中国女排能创近四届最好成绩,如果说是一半靠技术一半靠意志,毫不为过。从徐云丽负伤离开后对同为副攻的室友袁心玥的嘱托:进四强后的任务就交给你了,到郎平叫暂停时对队员们的呐喊:孩子们,一定要顶住啊!无不感人至深。击败意大利队的一瞬间,助理教练安家杰喜极若狂地一下子就把郎平抱了起来,此时此刻,没有性别没有长幼没有上下,只有血脉贲张。观战的国际排联终身名誉主席魏继中,更是由衷赞叹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
米兰距罗马不算远,一步之遥,这次米兰花未开、“只差一步到罗马”的中国女排,未来却绝对可期。
笔者以教练和队员的名字谐音组文以抒心绪——米兰的“秋月”之夜,“圆心月”下,难以“静思”。 看中国“春蕾”,“陈展”“丹娜”;望“朱亭”“廊平”,“慧敏”“若奇”;更见“君菁”“云丽”妆“小童”。此番虽未将“王纳”,仍愿写支“雅文”赞“佳杰”,坚信来日东“方旭”日必升起。
(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