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拳世锦赛落幕 中国姑娘仍需潜心修炼

    第八届世界女子拳击锦标赛曲终人散,年轻的中国队成绩不俗,如何评价此次中国队的成绩和表现,面对国际拳联实行10分制计分规则后世界女子拳击水平普遍提升及两年后里约奥运会中国队面临的严峻挑战,国家体育总局拳跆中心拳击部部长李频就此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李频表示,除上届48公斤级亚军徐诗琪外,参加本届比赛的中国拳手均为首次亮相世锦赛,其中很多都是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因此,赛前中心领导对这支年轻的中国队提出的要求是锻炼队伍、了解对手、寻找差距,为里约奥运会做准备,目标是4枚奖牌。中国队已经完成了目标,如果69公斤级拳手窦丹不受伤的话,中国队很有可能在这个级别上再竞争一枚奖牌。
    李频认为,尽管中国队完成了目标,但与本届世锦赛女子拳击整体水平速度提高之快相比,年轻的中国队进步速度略慢,特别是奥运级别。如伦敦奥运会60公斤级前三名爱尔兰的泰勒、俄罗斯的索非亚和巴西的桑托斯及伦敦奥运会75公斤级金牌得主谢尔德斯等,技术更加全面,打法更加凶狠,攻击力更强。
    中国这两个级别的拳手尹军花和李倩此次分获铜牌和银牌,是亚洲唯一获得奥运级别奖牌的拳手,结合她们在仁川亚运会上获得的金牌和银牌,实际上代表了亚洲最高水平,是本次中国队最大的收获之一。特别是尹军花与今年2月相比进步很大,亚运会夺冠提升了她的自信,技术有特点,防守自信,让我们看到了里约奥运会中国女子拳击的希望。
    拳击是勇敢者的运动,因此,中国拳击队要做勇敢的人,勇于拼搏,这也是奥运精神的体现。应该说,本次中国拳手不畏强手、勇于挑战的拼搏精神和团队精神得到了较好体现,像杨晓丽胜巴西拳手贝利维拉一战,完全是在前两回合落后的情况下,靠拼搏打回来的,值得中国队继续发扬。队伍只要精神在,奥运会上就可以走得更远。
    李频认为,本届世锦赛裁判打法公正,水平和实力差不多的胜负裁决主要是依据拳手的技术动作是否更合理,这是符合国际拳击发展趋势的,就是10分制,评判标准就是是否主动进攻、控制比赛的能力、有效进攻的数量、出拳效果及技战术运用是否合理等5个方面,是全方位评判,拳手不可能再靠一些“小技巧”取胜。
    比赛中教练和队员亲身体会到世界女子拳击水平的发展和水平之高,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因此,中国队回国后要认真总结,用数据说话,根据25个技战术及体能等各项指标逐渐对照,看技术运用是否合理,前手拳用了多少,动作对不对,效果如何?控制是通过移动还是与技术相结合?有效防守反击有多少?正确的反击技术都包括哪些等等,与泰勒、谢尔德斯等级别前八名技术特点逐一进行对比,寻找差距。
    从今年冬训开始,让参加奥运级别的拳手打至少5、6场高水平经典国际赛事,走出去请进来,与俄罗斯和美国等世界强队多过招,最好一个月一场。明年贵阳中国拳击公开赛要邀请高水平拳手参加。
    李频强调,10分制计分规则实施后,中国拳击要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加深对新规则的理解,在训练理念和方法手段上转变观念,从管理层上就必须改变。同时,拳击部要对裁判和教练进行上岗培训,教练要通过写文章谈对新规则的认识理解,还要探索国际拳联设立专职裁判队伍的做法,以提高裁判的专业素养及客观公正的立场。
    李频表示,中国拳击目前面临很多挑战,需要提高的东西很多,但还要蹄疾而步稳,理清思路,从主要问题入手,抓好落实。

(杜文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