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运动队 传承体育精神 发展卓越团队

    许多运动员退役后有着不同的境遇,或成功转型,或生活窘迫,更多的运动员在退役之后以各种不同的方式慢慢地融入了社会,和普通人一样体会着生活带来的种种酸甜苦辣。如何才能顺利地转型?运动队该给运动员做什么准备?一个优秀的运动队在文化建设上为此还应做些什么?
    本次研修班是在《国家体育总局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管理办法》颁布实施后举办的第一个研修班,也是在总局转发中央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关于对国家体育总局专项巡视情况的反馈意见>的通知》和总局党组印发《关于切实抓好中央巡视组反馈意见整改落实的工作方案》背景下,面向运动队教练员、管理人员举办的,旨在通过对体育精神、体育文化、团队文化建设的学习研讨,帮助大家开阔视野、拓宽思路,明确对促进优秀运动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探寻现存的优秀运动队文化建设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加强运动队文化创新能力建设的第一个研修班。

创新研讨方式

    每三张桌子摆成一个三角形,组成一个小组,组员来自不同的单位、不同的岗位,全体学员被分成15个小组。一个不同于以往培训授课的现场布置。
    “这种形式特别好,结构化讨论的形式,而且大家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就是一种创新。”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卢秀栋开始授课前,肯定了这种新颖的课堂布置。
    为期四天的研修班课程,10位授课专家基本上都对这种结构化讨论形式表示欣赏。通过这种结构化研讨的方式,学员们互相认识、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结合专家教授的授课内容,针对运动队的管理、团队的文化建设、传承体育精神等实际工作中问题,在小组内综合、概括,在与教授的交流中得到提升,讨论氛围热烈。
    “对于这种形式的研修班,还是第一次参加”总局手曲棒垒球中心的王学力说,针对工作中具体问题可以在小组内成员间的不同层面展开讨论,与其他同行交流和分享,发现大家共性的问题,能第一时间向教授请教,很受启发。

传承体育精神

    “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团队文化没有了,集体主义没有了,现在的运动员很容易放弃,体育的后备人才不足。我一直在寻找为什么。”在小组讨论上,现任北京体育大学教练跆拳道世界冠军贺璐敏说。
    回想跆拳道的成功,就是因为集体主义精神,项目刚开始的时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抓得好,不断被灌输集体主义精神、爱国奉献精神等,大家的思想统一,虽然条件艰苦,但战斗力特别强。“如果你不去占领思想,别的东西就会去占领思想。”贺璐敏对当时教练的话记忆犹新,所以跆拳道用了5年的时间,取得了成功。通过听课,她认为拓宽了思路,只有让运动员武装了思想,才能有更多的文化,才有更好的出路,体育才能有更好的市场。
    对于不少领队反映留不住人才、不好管理等问题,贺璐敏说:“我们拿什么去说服运动员继续从事体育,需要我们去重新发掘,寻找遗失的体育精神,并传承好体育精神,这是一个精神和价值观的问题。”
    什么是体育文化?什么是团队建设?什么是体育精神?这本是运动队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由于锦标思想、“金牌至上”的政绩观等引发比赛违背公平原则、弄虚作假等现象发生,从而使我们一直积极倡导、大力弘扬的体育精神、体育文化产生了较大偏差。国家男排领队李士平表示,体育文化建设的缺失,不仅是体育人的责任,这与整个国家发展的大背景有关联。作为一个项目的管理部门,只有做好顶层设计,文化创新建设才能顺利进行,项目可持续发展。

发展卓越团队

    “现在的领队和教练员对于技术的培养和重视程度还是要高于文化建设。国际象棋的队员文化素质整体水平高,面临的问题与其他运动队不同,”国际象棋领队李文良说。
    1990年至1993年,国际象棋队在老山基地训练,从这里培养出了世界冠军谢军、诸宸和许昱华,国际象棋队也形成自身的“老山精神”,中国女队连续四次获得世界冠军。在运动队的文化教育与团队建设中,这些高素质的运动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在90后运动员,文化素养高,更聪明,个人成绩非常突出,但是团体成绩不如以前,”李文良一直为此困惑。清华大学邹文广教授提出优秀团队要做到目标明确、有效沟通、忠诚互信、卓越领导。李文良发现女队缺乏有效沟通和忠诚互信,对于这问题邹教授建议要让队员明白“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的道理。
    金牌铸就着中华民族的辉煌,体育精神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如何在争金夺银的环境下打造优秀的体育团队,弘扬与培养体育精神,成为这次研修班研讨的焦点和热点。学员们一致认为,在加强体育思想文化建设、打造优秀的体育团队、传承体育精神方面,由体育总局人事司主办、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开发中心承办的优秀运动队文化创新能力建设研修班,为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虽然参加研修的领队、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有80余人,但还没有覆盖到我们全部项目和运动队,活动需要多举办、常举办、落到基层,项目发展的顶层设计统一,基层执行者的认知和创新能力要加强。
    经过四天相关专家领导进行的专题授课、围绕研修主题实施互动教学、组织学员开展结构化研讨等方式,增进了大家的认识与思考,使当前体育领域不甚明晰的体育文化、体育精神、运动队团队建设等得以明确,形成对发展体育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的广泛共识。一场团队建设的再思考、体育文化的再洗礼、体育精神的再彰显的研修会在学员们丰富的收获中落幕。

(季雪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