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杯开赛在即 对手伊朗换帅,利好吗

    临阵换帅乃兵家大忌,这是我们古代兵书上的说法。
    的确,大战在即,一个原本对部队十分熟悉的指挥员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不能亲临一线指挥战斗,继而由一名新的将领统率队伍出征,两者想必在短时间内不好达到无缝对接的程度,所以遭遇失败的几率会随之增加。基于此,临阵换帅的部队往往不被看好。
    然而,文化的差异造就了不同的思维方式,我们所忌讳的,外人未必觉得不可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爆发初期,一度从苏军总参谋长位置降职为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的朱可夫,在列宁格勒战役打响不久,被重新起用,接替伏罗希洛夫指挥作战,并重创德军北方集团军群,阻滞了德国人的进攻;随后,他又被调往莫斯科,成功指挥了著名的莫斯科保卫战。
    朱可夫不仅在临阵之际接掌了指挥权,而且在其后的作战中取得了辉煌战果。由此可见,如果换帅得当,临阵与否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关键在于换的到底是怎样一位“帅”。
    亚洲杯足球赛明年1月将在澳大利亚进行,与中国队同组的沙特队日前同其西班牙籍主帅洛佩斯·卡洛分道扬镳,而且该职务暂时还无人接替;几乎在同一时刻,亚足联对朝鲜队主教练尹正洙作出禁赛12个月的处罚,原因是他在今年10月的仁川亚运会男足决赛中,因朝鲜队在加时赛最后一刻丢球,对当执裁判表示不满,并认为有意偏袒东道主之嫌。
    由于尹正洙同时兼任朝鲜国家队主教练,因此他已无法指挥球队出战澳大利亚亚洲杯赛,加上沙特队主帅目前悬而未决,有观点认为,这对中国队的未来征战是利好消息。
    从表象上分析,事态似乎正朝着对中国队有利的方向发展,不过,如果就此认定中国队能够从中获利,是否显得过于主观?
    众所周知,沙特队换帅之频繁并不鲜见,而且临阵易帅也不只这一次,这是他们的习惯性做法,我们觉得是大忌,人家也许不以为然。从另一个角度审视,无论沙特队今后由谁担任主教练,其战术风格不会在瞬间发生改变,继任者只会在球队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细节方面的调整,颠覆性的改革不会在如此之短的时间内推出。朝鲜队同样如此,过去几十年间,无论谁出任领军者,无论球队成绩好坏,其硬朗粗犷的打法始终如一。从这个层面上思考,对手换不换主教练,换谁当主教练,对中国队而言,意义并不是太大。
    中国队刚刚拉开备战亚洲杯的序幕,当前应当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对自身的雕琢上,排除对手变化给球队带来的“干扰”,如果自己的身体不够结实,就算对方不是铁,我们打得动吗?况且历史上的诸多战例都可表明,临阵换帅未必是大忌,如果以己之价值观衡量万物,结果还敢说利好吗?

(李刚)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