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后备人才基地完善项目人才培养模式

    2007年开始中心通过建立后备人才基地正式启动手球、曲棍球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目前,手球后备人才基地达到18家,曲棍球达到48家,项目人口和辐射人口达数万人,成为项目人才输送的主要基地,为项目文化的推广融入和人才输送奠定了初步的基础。通过七年多的实践探索,开展手球、曲棍球的省份、学校逐渐增加,后备人才基地输送效益开始显现,并初步建立了竞赛体系。
    从2007年开始,中心一直把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作为项目发展和水平提高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中心“以我为主、区域性布局”的战略,在持续建立打造全国六个“曲棍球带”和五个“手球带”的平台设计实践上,从战略和措施上将后备人才培养纳入项目发展,特别是项目水平提高的系统之中。《中国曲棍球2009—2020年发展规划》和2010年推出的《中国手球振兴计划》都对后备人才培养提出了目标要求和措施保证。制定了手球、曲棍球“奥林匹克后备人才基地”建设的标准、程序等相关制度,并不断修订完善,坚持年度考核和定期评估,实行优胜劣汰。
    围绕强化实施“精兵道路”和“推广普及”两个工程,转变项目发展和水平提高方式,完善项目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打通“两个链条”,即“国家队—国青队—国少队”和“大学—中学—小学”,保证水平提高和普及推广有效结合,保证优秀运动员培养目标的实施。2009年女曲国少队落户江苏镇江扬一中,突出文化教育,淡化竞技训练,畅通进出渠道,实行动态管理。2013年女手国少队也在山东潍坊奎文中学正式建立。与此同时,积极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尝试建立和举办了以学校为主要参赛对象的曲棍球、手球系列赛事和活动。
    中心还积极探讨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一是针对中心现有体制和机制,在手球、曲棍球两个协会中建立了青少年发展委员会,并赋予相应职责和一定经费保障。二是积极扶持一些松散区域性组织的健全发展,如上海闵行三中曲棍球俱乐部及华东曲棍球联谊组织、上海同州模范学校及同州手球联盟等。三是坚持政府主导、体教结合、社会参与的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曲棍球、手球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和相关赛事活动均是在协会和省级体育部门积极合作主导下,依靠地方体育、教育部门合作而健全发展起来。四是对国少队实行新的体制和机制实践。国少队必须跳出过去传统意义上竞技体育项目国家队的方式,淡化竞技、突出娱乐和兴趣培养;淡化训练、突出学习和文化教育;淡化运动员培养唯一性、突出项目文化的发展与融入、突出项目对孩子品德和精神培养。国少队实行领队负责制,不设主教练,改设教练组组长,将国家队教练、省队教练纳入国少队教练团队,并对队伍进行辅导。
    认真学习借鉴群众体育多年来的工作经验,把场地建设放在项目推广普及和后备人才建设的首位。在建立后备人才基地标准中,推广6人制曲棍球和小手球,将小场地建设作为后备人才基地的必备条件。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适合青少年开展、便于组织的多种场地利用模式,人造草皮足球场、田径场,学校篮球场、小足球场都成为曲棍球、手球活动或比赛的场地。
    积极创新尝试适合青少年的竞赛制度和办法。把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活动比赛有机结合,不搞单一的比赛、不简单照抄照搬成人比赛的模式;把兴趣、爱好、项目文化融入等纳入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体系,把后备人才基地观摩、学习、比赛等融入一体;积极呼吁地方将项目列入省级运动会,分年龄、分场地进行比赛,调动地市和区县开展项目的积极性。
    大力加强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队伍建设。将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纳入中心项目教练员培养计划和体系中,基本都能参与到手球、曲棍球教练员培训、训练工作研讨会、协会年会等主要活动中;充分发挥协会网站、内部刊物等平台,发布比赛动态、技术统计分析等;组织后备人才基地教练员赴国家队观摩训练,让其对国家队训练理念、技术风格、项目发展趋势和走向有基本的了解认识。

(李雪颖)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