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新兵周宏华 敬佩马布里珍惜国家队
来自北京首钢女篮的周宏华,在以90后为主的国家队中是名副其实的老将新兵,30岁的她第一次进国家队,历史上她曾在孙凤武指导下打过国青。
她半开玩笑地对记者说,“我应该是个大器晚成的队员,或许是上天眷顾我,能让我进这个天堂般的地方,这是每个篮球运动员的梦想。”实际上,周宏华能进国家队,马赫看上她的应该是她近年来的联赛总决赛经验,在关键时刻对球的把握,以及场上不怵,有三分,防守十分顽强的特点。另外她还有一个特点是上球快,无论是一传快攻还是传锋线,都有自身的果敢和视野。
目前国家队控卫还有金维娜、陈晓佳和杨力维,对于周宏华而言,要想留有一席之地,必须要加倍努力,“我必须尽快了解每个人的特点,要能理解马赫的战术,这样才能指哪打哪,这对一名控卫很关键。”但她知道,这实际上也是她的一大软肋,“因为陈晓佳和杨力维虽然很年轻,但资历较老,与马赫训练多年,她们对马赫的东西很懂,能很好地贯彻他的意图。金维娜也跟马赫训练过,因此她们会比我上手快。”
另外,她必须很快融入队伍,“对每个队员的特点要十分清楚,对每个战术特点要理解,因为每个战术都是针对每个有特点的队员制定的,因此我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去完成后卫的任务,把每个人的优势组织得最大化,做一个让教练放心的队员。”
为了能够胜任国家队的任务,周宏华很下工夫。“在北京队我是一名老队员,一切都自如地做到,而国家队我是一名新兵,一切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因此,对于毫无国家队经验的她来讲,要想一下融入到队中并不容易,这个年长的“插班生”必须克服许多困难。
周宏华很幸运,在中国女篮这个十分团结的集体里,她感受到了同伴们的热情,“华姐,马赫要打42号战术,你注意别人下的位置”,“他要求的传球路线是这侧”,“他一会要练强度防守”……记者观察到,训练场上“老”队员们都在帮周宏华,让她尽快地跟上马赫的训练课,这让周宏华的那份“新生”的忐忑有了“安家”的地方。而且她也十分走心,马赫的训练课她用百分之百的精气神去努力记住每个战术,“做前我都去想一下,注意和同伴交流。她们对我也很帮助,局部配合时,大家都不厌其烦地帮助我。”
实际上,这对周宏华是很有挑战的,因为马赫的课内容丰富而且强度非常大,就是国家队老人都会感到很有强度,要消化理解,更何况对首次的周宏华,而且俱乐部的训练强度远比不了国家队。更让周宏华感到温暖的是,“或许是刚来,马赫给我的空间还是较大的,没有过多地要求我,给了我学习补课的时间。”
为了尽快融入到全队的攻防体系中,周宏华在很努力地要求自己,课下她研读马赫以前的战术手册,回味当天的训练课,复盘马赫的训练体系和战术要求,就连吃饭和加练的时候她都在向同伴讨教。“我在强迫自己多记多想,尽快融入到队里。”
几堂课下来,周宏华对马赫有了初步的理解,“他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每个环节都认真完成,一直要努力拼下去,这是第一印象。”而且马赫“对我提醒最多的是细节,战术细节要求和变化,他的要求非常细,打法上以快为主,进攻与防守都很有节奏感。他要求一切都要有序,每个动作和跑位都要竭尽全力。”
对于或许有一天被淘汰的问题,周宏华有着一颗平常心,“我很敬佩马布里,因此我要学习他的专注度和敬业精神。我来国家队是向马赫,向优秀队员学习,挑战自我。很多人打一辈子球,也不会有这样向如此高水平教练和队员学习的机会,哪怕是在这里待一个月,我也要珍惜这一机会,努力训练提升自己,就算我被淘汰了,也没白来国家队一次。”
(孙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