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篮控卫杨力维 场上飞毛腿 场下“球鞋控”

    身高1.76米,体重70公斤,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白皙的皮肤,说话时嘴角总挂着甜甜的微笑,而且总像小鸟在枝头跳跃那般欢乐,如果不是在运动场上,你不会把这个来自广东队的女孩子与体育联系在一起,她就是中国女篮的控卫杨力维,她的技术特点就是快,灵活,好似长着一双飞毛腿,常常上演一条龙的拿手好戏。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杨力维是云南人,2003年11月时从昆明来到广州市体校开始学篮球。“我爸原来是踢足球的,我小时很爱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知道广东有篮球队,就过来了。那时我9岁,1.61米,在同龄人那是高个子,可与体校的人比起来,我是又瘦又矮,只有快,其他什么也不会,当时领队看不上。”但试训10天后,她的快和学东西灵的特长显现出来,被留了下来,2007年正式成为省队队员,一年后进入国少。由于她的攻击性较强,因而最初孙凤武指导让她打2号位,2008年她参加了耐克特训营,被王桂芝教练看上,从而开始在国字号更高层面的升级,国青、国奥,并在2014年第一次成为国家队队员。
    她告诉记者,在这一过程中,她经历了运动生涯中的第一次严峻考验。根据她的特点,王桂芝让她从2号位改打1号位,但由于队里有左佳一等控卫强手,因而改打位置的她成为羊群里的骆驼,技术上总是被“落下”,这让这个天性就追求第一,性格倔强的她感到了压力。“喜欢一个人呆着,一有空就自己在那里写,与自己说话,连我父母都觉得很奇怪。”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她都为自己那时的“低落”感到惊讶,但也为自己最终艰难地走出来而感到有成就感。
    实际上,作为运动员,杨力维是幸运的,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没有太多曲折和耽误,因为在联赛和全运会上表现突出,在19岁的时候,她进入了马赫的法眼,推开了国家队的大门,而且还见识了世锦赛。
    她自我评价自身的优势是“年轻,速度快,特点较明显,适合这个团队”,但“比赛经验的缺乏是我最大的缺陷,另外我还有身体、心理和技术上更细腻的方方面面的东西需要补”。由于她出身2号位,再加上速度极快,因而马赫鼓励杨力维多加强身体,加强防守,强化锻炼她的一条龙式打法,“他让我一有机会,就冲击到篮下进攻”。
    由于喜欢追求完美,因而凡事都想做好,这让她有时想法过多,从而适得其反,失误不减反增,“因为很想做好,有时场上会偏离,马赫提醒我一定要把注意力集中起来,不要想其他的,学会调整自我。”对于刚结束的中古女篮对抗赛,杨力维自我评价是“不好,不满意”。虽然她有先发,而且每场都得分和篮板,甚至还有一条龙的表演,但“我的状态不是很好,起伏较大”。她说国家队第一次集训时她炼得很好,但WCBA第一阶段分区赛后,状态却出现起伏,“这次的对抗赛,我不认为我有进步,比赛中起伏较大,如果说收获,可能是正在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调整心态。”
    实际上,这也是她从师马赫后逐渐找到的方向。“我接触过的教练很多,马赫是一个有国际水平的教练,他的训练实用,针对性,跟他训练你必须全力以赴。除了技术上,他一直在鼓励我学会心理控制和调整。”
    目前国家队有4个控卫,追求完美的杨力维对每个人的技术特点都做了“扫描”,目的是让自己的技术炉火纯青,在国家队占有一席之地。“佳姐(陈晓佳)经验丰富,而我的判断恰恰是短板,另外我的节奏感、判断能力、阅读比赛能力以及处理球和冷静的观察都无法与她相提并论。金维娜的防守很好,周宏华的突破很厉害,都值得我学习。”别看杨力维年仅20岁,但她做事却脚踏实地,“无论国青、国奥还是国家队,我都奉行把眼前做好,从不好高骛远,把自己眼前的事做好,脚踏实地地去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力求把过程做好。”
    闲暇时,杨力维和同年龄孩子一样,喜欢玩游戏,喜欢聊天,喜欢上网“溜达” 。她说自己是“球鞋控”,喜欢收藏各式球鞋。在国家队打球的同时,她还是广东工业大学的一名学生,专业金融,不过她笑称,“那个专业,没有篮球精”。

孙秋峰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