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罗湖区校园足球全明星计划成果显著
近日,深圳市第二届罗湖区校园足球联赛·全明星计划在锦田小学圆满闭幕。这不仅仅是一场闭幕式,而是罗湖区校园足球“全民参与”的最新成果展示,更吹响了第三届“全明星计划”的启动号角。在这场精彩紧凑的闭幕式上,罗湖区校园足球又一全新设计、全国首创的“足球亲子接力游戏”隆重登场;锦田小学被授予“全国中小学校园足球示范校”揭牌仪式把闭幕式推向高潮。
一项影响众多学生的计划
2013年11月,由深圳市罗湖区文体局、教育局主办的“罗湖区校园足球联赛·全明星计划”正式启动。这是一个以校园足球联赛为核心,以足球漫画、足球征文、足球拉拉队、足球摄影为纽带的综合性平台,并通过小记者采访、拍摄,上传到官方网站完成展示。2014年9月,第二届“全明星计划”启动。计划的主创者、罗湖区文体局局长李少明强调,罗湖的校园足球继续以“全民参与”为目标和主动力。
第二届“全明星计划”目标更具体、定位更清晰,分别明确了小记者、漫画、拉拉队、足球亲子游戏的定点示范学校,工作推广更到位、执行起来效率更高。在8个多月时间里,共进行140场主客场制的校园足球比赛,440名运动员参赛,围绕联赛开展的各项活动超过200场次,共进行了22次小记者培训,还有15次邀请专业记者现场采访指导,400多名小记者走上“采访一线”,160多篇小记者新闻稿登上全明星计划官方网站;超过250名学生定期进行足球漫画创作,300多幅漫画作品参加全明星漫画比赛;超过2000名师生、家长参加足球亲子游戏;超过10000人次加入学生拉拉队助威行列……“全明星计划”覆盖和影响的学生已经超过了35000人。
“全明星计划”让他们变成明星
在这些数字背后,凝结的是孩子们一个个彩色的梦。
锦田小学四(3)班的张皓南是足球队队员,难得的是能文能武。他写了一篇《输了比赛赢得尊重》的文章参加“全明星计划”足球征文比赛:“我喜欢足球,踢球已经成为我一天之中必不可少的运动,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原来,一场从0比4到3比4的校园足球联赛,让他和队友彻底领悟到“永不放弃和全力以赴能赢得对手的尊重”,对皓南来说,这种感悟已经比结果更重要。
在凤光小学、笋岗小学、锦田小学的漫画课堂上,足球也成为了重要的主题。凤光小学的李丹老师说,经过这两年的学习与锻炼,现在同学们的足球漫画题材越来越广泛、形式越来越丰富,小画家们还在比赛场边写生,不再局限在教室里。
足球不再只是十几个人踢的,而是全体师生都可以参与的,这就是“全明星计划”所追求的目标。
亲子游戏吸引了爸爸妈妈
今年,罗湖区校园足球联赛专门设计、创造了一项全新的足球基础技术训练课程——足球亲子接力游戏。这项游戏需要家长和孩子一起完成,每支队伍里要有一二年级学生6名、三四年级学生6名、五六年级学生6名、家长6名,其中最少要有两位女学生。每支队伍需要完成夹球、抱孩子运球、带球绕杆、两人传球绕杆、射门的全部动作,用时最短的为冠军,指导老师可以采取“田忌赛马”的方式,自行安排哪个年级的队员和家长先上场。
这是一项集足球基本技术训练、配合意识、身体素质于一体的训练课,家长的全情参与,又增添了亲子互动、感情融合的机会。游戏从一开始就深受师生、家长的欢迎。如今,这个游戏已经成为罗湖区很多学校的定期活动,今后每个学年都会集中进行比赛,成为罗湖校园足球新的亮点、新的范本。
这是一条正确艰难的道路
“推动这个计划真的不容易,也并非没有失望过。”作为“全明星计划”的创办者,李少明局长并没有刻意忽略自己的难处。“遇到的最大问题还是关注度不够高、没有引起学校、社会足够的重视。”李少明说,经过两年一步一个脚印的探路,事实已经证明罗湖校园足球当初提出这个“大足球”概念是正确的,但目前的效果还是没有完全达到预期。“别看现在足球挺受重视,但实际上我们国家真正足球人口的比例还是太低太低了,我们要做的,就是要提升足球文化,把足球变成更多学生关心、参与的运动,这项工作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很大,而且必须长期坚持才能见效。”但是李少明强调,罗湖区还是会坚持大力推广校园足球的道路:“如果还是按过去的做法,把这些踢球的孩子圈在一起,每天训练就是为了拿冠军,那么中国足球的根基还是不够健康,不够稳固,而且确实已经行不通了,家长和孩子都不会答应,这样踢足球的只会越来越少。”
“全明星计划”会怎样发展下去?李少明表示:“首先还是要得到学校的更大支持。今后我们努力的方向,是每个校园足球联赛的主场都能坐满观众,所有学生都能参与进来,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进来。第二点就是希望得到媒体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我们努力打造更多足球特色学校,真正全校参与足球的,作为范例全国推广,让更多人明白和接受我们的理念。”李少明说,这两年全国各地不断有学校和教育部门、体育部门来学习罗湖的经验。“我们会继续坚持自己的梦想,保持创新的冲劲!”
(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