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打造亮丽体育风景线

    内蒙古自治区体育局局长  谭景峰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不仅民族众多,而且风光秀丽、景色迷人。长期生活在内蒙古草原上的蒙、汉、回、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49个民族的广大群众在长期的狩猎、畜牧、农耕生产中,共同创造、发展了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后,自治区党委和人民政府把发展民族体育作为“贯彻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的一项重要工作,极为重视。多年来,自治区始终坚持体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不断增强人民体质作为基本任务,务实、创新,在“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字上做文章,优先发展群众体育,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政策、经费、宣传等各方面给予鼓励和支持,使赛马、赛驼、搏克、布鲁、健身安代舞、沙力搏尔摔跤、抢枢、驼球等一大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项目得到了挖掘、整理、规范、发展和推广,使原来只在嘎查、苏木以及牧民当中举办的自发的民间比赛活动逐渐转变为有组织的大型赛事。其中,被视为“男儿三艺”的骑马、射箭、摔跤由最初的作为争汗位选将领的主要条件和农牧民谋生的主要技能,逐渐演变为那达慕大会上的主要体育比赛内容;蒙古族搏克运动经过改革完善,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和全国农民运动会的比赛项目;以“马”为主题的各类运动已享誉国内外,成为内蒙古的著名“品牌”。那达慕、搏克、曲棍球等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大批民族传统体育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受到国家和自治区的表彰。现如今,民族传统体育事业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增进民族交流,构建平等、团结、进步、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载体和平台,显示出勃勃生机。
    1982年9月,内蒙古自治区受国家民委和国家体委的委托,在呼和浩特承办了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有全部55个少数民族代表参加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乌兰夫、万里、阿沛·阿旺晋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了开幕式,并接见了与会的全体运动员、裁判员及工作人员。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34个少数民族代表团的55个少数民族共1605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大会工作人员,满载着兄弟民族的深情厚谊,齐聚呼和浩特,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运动会期间,46个少数民族的600多名运动员表演了68个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300多场次,观众达80万人次。内蒙古代表团的波依阔、赛马、赛骆驼、乘驼射击、布鲁、马术等精彩表演,受到中外来宾热烈的欢迎。1991年、1995年,呼和浩特市又承办了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上项目分赛场的比赛和首届全国少数民族武术比赛,为少数民族运动员相互交流,共同提高,成功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今年8月9日,由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主办,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即将在鄂尔多斯市隆重举行。本届运动会共设竞赛项目17项和表演项目178项。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和台湾地区的34个代表团共6240名运动员将参加本届民族运动会,是历届少数民族运动会规模最大的一届。本届运动会的主题为“相聚内蒙古·共圆中国梦”,以“平等、团结、拼搏、奋进”为宗旨,将充分展示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和运动水平,锻炼和培养少数民族优秀体育人才,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努力。
    从1953年的第一届开始,内蒙古自治区都组团参加了历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第五、六、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共获得金牌54枚,均位居金牌榜首位。其中,在2003年第七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内蒙古自治区代表团实现了三个“突破”:突破了在第五、六届全国民运会上金牌数与东道主并列第一的成绩;参加的表演项目首次全部荣获一等奖;入场式表演独具特色,服装、道具、表演等都较前有新的突破。2005年,在全国民族体育表演赛上,自治区选送的“安代健身操”获得表演项目二等奖。
    作为中国第一个成立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为了弘扬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体育事业、增强各族人民体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1948年,自治区政府划拨专款,恢复了甘珠尔庙那达慕大会。此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蒙古族传统的那达慕盛会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区各地,而且内容越来越丰富多彩,众多的女选手也跃上搏克赛场,开创了古老民族盛会的新风。1991年和1997年,自治区在呼和浩特市成功举办了自治区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两次那达慕大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各盟市多次举办规模不等的那达慕,包括冰雪那达慕,使那达慕的内容与形式有了新的拓展。特别是2010年在鄂尔多斯市举办的国际那达慕上,共有来自俄罗斯、蒙古、日本、韩国、埃及、越南、印度、中华台北等国家、地区以及我国部分少数民族地区20多个代表团参加。本届那达慕的举办,充分展示了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弘扬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对外展示我国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良好风貌。同时,在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影响下,内蒙古自治区积极组织举办自治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于1985年举行,至2013年共举办了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已经成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继承民族遗产、发展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增进民族团结、增强人民体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性体育文化盛会。
    在此基础上,随着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迅猛发展,内蒙古自治区采取有力措施,把民族体育纳入全民健身中,为推动民族体育健康发展营造了浓厚氛围。在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内蒙古相继举办了速度赛马暨蒙古马耐力赛、驼球邀请赛、内蒙古马术节、国际走马大赛等数量众多的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全区各盟市旗县也积极举办形式各异的民族体育活动。目前,内蒙古独有的搏克、健身安代舞、蒙古象棋等成为各族群众喜爱的健身项目。自治区体育局举办的“欢乐草原”全民健身大会,通辽市举行的由4800名各族群众参加的健身安代舞大型活动,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先后举办的规模盛大、气势恢宏的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2048搏克大赛、800蒙古马“阿吉乃”大赛、1024名选手参加的射箭大赛等大型赛事活动,把这些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体育项目推向世界,并掀起民族体育健身热潮。
    如今,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受到了全区各族人民的喜爱,而且也受到境内外人士的青睐。多年来,内蒙古的马术表演队先后接待了国际、国内众多知名人士,获得一致好评。1998年,在中国沈阳举行的首届亚洲体育节上,搏克被列为表演赛项目,由内蒙古自治区体委承办,来自法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摩洛哥、阿尔及利亚、蒙古国和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8支代表队148名运动员参赛,中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队、法国队和蒙古国队分获团体前三名。内蒙古女子搏克队为大会作表演赛。亚洲体育联合会秘书长安瓦尔·乔杜里先生兴致勃勃地观看了比赛并为运动员颁奖。内蒙古搏克手多次应邀参加法国“巴黎市长杯”中国式摔跤国际邀请赛。2006年,西乌旗搏克手在“巴黎市长杯”中国式摔跤、手搏、搏克比赛中,共获得9枚金牌、2枚银牌,并一举获得了比赛最高奖项“巴黎市长杯”。
    民族团结创盛世,和谐发展谱新篇。伴随着马年春节的脚步,201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考察指导工作,亲切慰问各族干部群众。作为十八大之后第一个视察的少数民族地区,总书记对内蒙古提出了“守望相助,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的殷切期望。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内蒙古体育局在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的基础上,在2015年全区体育局长会上提出了自治区体育工作"33533"发展思路,其中明确表示,要着力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进群众体育生活化进程。在这一根本遵循指导下,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发展民族体育的总体思路是:我们要以筹办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为契机,加快全民健身设施体系建设,培育基层体育和民族体育协会组织,广泛开展民族体育活动,推行和探索“欢乐草原”、“男儿三艺”为主题的全区健身品牌,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努力创建一批内容深受欢迎、群众参与广泛、组织实施规范、社会影响较大、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群众体育品牌活动,努力提升我区全民健身活动的水平和质量,为打造内蒙古体育事业亮丽风景线而努力奋斗。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