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发展民族体育做好“四个结合”

    本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黑龙江省代表团派出了11个民族的运动员、教练员和工作人员共155人。参加押加、武术、蹴球、秋千、民族式摔跤、民族健身操6个竞赛项目和杜烈其、抢枢等4个表演项目。无论是报名人数和参赛项目都是黑龙江省代表团历史上最多的一次。
    黑龙江省民委副主任郝敬江表示,本届民族运动会黑龙江省代表团的组成原则摒弃了往届以奖牌为目标的单一性,而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长远发展为目标,选择参与项目与选拔运动员。
    郝敬江认为,这一“群众性、长远性”的组成原则,也符合民族运动会的改革方向,黑龙江省代表团不仅是竞赛队,更是展示队和宣传队,助力民族运动的发展。
    在谈起未来黑龙江省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传承和普及举措时,郝敬江表示将利用民族运动会这一有利契机加强普及工作,未来做好四个结合:第一,结合互联网,加强宣传推广工作,制作动漫等群众喜闻乐见的产品,在网络上推荐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第二,民委系统资源和体育部门资源结合,加大投资力度,兴建少数民族体育设施,使之接地气,让群众参与推广和普及。第三,做好少数民族运动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全面推荐少数民族体育项目进校园。第四,做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与《全民健身计划》相结合,力争让更多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纳入《全民健身计划》之中,让百姓在践行全民健身中更多关注、更多参与少数民族体育运动。

(李金霞)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