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女排捷报频传好政策更要“好”联动

    在排球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人口大省河南处于全国的“第一集团”之中。首届全国青运会女排U17赛场上,洛阳女排实力不俗,好苗子众多,阵中的蔡晓晴甚至是唯一一名以主力身份参加了上届中国女排联赛的选手。洛阳女排主教练王琦表示,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排协在全运会、青运会上大力推动排球后备人才建设,河南省也陆续出台了诸多好政策,希望基层排球工作者能够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为涌现出更多青少年排球人才做出努力。
    洛阳女排在此次青运会U17女排小组赛中接连取得胜利,不过王琦坦言,虽然这一年龄组的比赛要求参赛选手年龄在17岁以下,但洛阳女排的队员年龄相对要更年轻一些,甚至场上主力选手中有两个“零零后”。所以与其他对手相比,虽然队员们具备了不错的身体条件,但在基础训练上还欠缺一些火候,需要不断地通过训练磨炼孩子们的技术。而洛阳女排此次青运会的目标也是立足自身,发挥出最好的水平,顺其自然追求最终的结果。
    根据中国排协的一项统计数据,目前河南省19岁以下男子运动员和18岁以下女子运动员注册在案的数量分别是183人和142人,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名列前茅。这虽然与当地一些政策要求有关,但毕竟也显示了河南省在排球后备人才储备方面令其他省市羡慕的体量。王琦介绍说,相对较多的基层人数中,不少参与业余训练的运动员成长方向是往大专院校输送,能够真正向专业队伍培养并输送运动员的目前是四支体校队伍,从这一方面来看,目前河南排球后备人才储备仍然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从上一全运周期开始,国家体育总局及中国排协利用政策杠杆大力推动包括排球在内的三大球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目前在各个省市已经初见成效,例如河南女排国手朱婷就是从全运会小年龄组赛场上涌现出的佼佼者。在大政策的推动下,王琦表示,河南省也出台了很多有利政策,为青少年排球后备队伍的训练、生活等提供了诸多帮助和保障。不过基层与专业队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更加紧密,好政策也能够得到进一步的落实,让好苗子能够越来越多。

(苏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