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沙排的成功秘诀 成绩皆从苦练中来

    提到中国女子沙滩排球的发展历程,不能不提新疆沙排。
    就是在这个全国距离大海最远的地区,培养出了中国女子沙排第一个奥运银牌选手王洁,培养出了最年轻的世界沙排巡回赛冠军夏欣怡。在25日结束的青运会女子沙排决赛中,夏欣怡和队友王婧哲毫无悬念地帮助乌鲁木齐队斩获冠军。
    为何新疆沙排能够有如此高的“成材率”?乌鲁木齐队主教练张振希说,好成绩都是从刻苦的训练中得来的。
    与其他沿海省市相比,位于祖国边陲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没有天然形成的沙滩和海风,似乎在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中不具备更多的沙滩排球发展的自然条件,更加困难的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年也没有专业的室内排球队,很难为沙滩排球的发展提供基础。但就是在这种局面下,自治区沙滩排球工作者几乎是“白手起家”,让新疆沙滩排球从无到有,生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
    张振希介绍,新疆排球人口少,大家一开始也不是很了解这个项目,选材异常艰难。不过随着新疆沙排队的成立与发展,一些基层中学的体育老师逐渐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了沙滩排球,了解到新疆沙排队有着很好的队伍建设和管理,主动把自己手中的苗子输送到沙排来。
    张振希说,很多送来的运动员虽然身体条件不错,但谈到沙排,都是零基础的“原始材料”,所以新疆沙排的教练员需要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先做好队员们的思想工作,让孩子们学会做人,然后再从基本功练起,逐步开展技术和体能训练等。张振希介绍,新疆沙排队的训练抓得很紧,每一天的训练时间都在7、8个小时,且周末无休,运动员和教练员都毫无怨言坚持下来,在这一过程之中,要想达到同样的成果,新疆沙排队的教练就要比兄弟省市教练多付出30%、40%的工作。“当地领导很重视,有时候到队里来看望我们,看到我们的训练艰苦,都深受感动。”张振希说。
    在张振希看来,新疆沙滩排球为中国沙滩排球运动的发展做出了很多贡献。近几个奥运周期,新疆沙滩排球的成材率比较高,良好的训练是关键,各个方面的因素也不能忽视。“即便运动员的先天条件很好,也需要各个方面因素共同作用,比如如果思想工作做不好,训练抓得不紧,就算本人有想法,还是成不了材。再如,就算是人才,如果领导不重视,也有可能会被埋没。一个运动员最终能够成材,是经过很多磨练的。”张振希如是说。
    此次青运会上,除夏欣怡外,乌鲁木齐队还有3名选手报名参赛,其中王婧哲和杨雅兰两名汉族选手身高分别是1.86米和1.88米,先天条件都很不错,还有一名2000年9月出生、身高1.81米的维吾尔族小将阿黑旦·木沙江。虽然在后备梯队建设方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国内各沙排发达省市齐头并进,但在谈及这一话题时,张振希也坦言目前全国沙滩排球在后备人才方面的大形势其实并不乐观。张振希表示,基层沙排工作者都希望国家在大力推动三大球后备梯队建设方面,也能针对沙滩排球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给予更多的好政策、好方法,让沙滩排球从后备人才选拔到培养成材的过程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他也希望,媒体和球迷能够给予这项运动,给予始终在默默付出、艰苦前行的中国沙排人以更多的关注和热情。

(苏畅)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