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武术段位制广东坚持高标准不走过场

    在今年9月中国武术协会段位考试点巡视组对南方8省区市基层武术段位考试点进行的巡视中,广东省武协下属的26个考试点负责人参与了此次巡视活动。这些考试点分布在广州、珠海、江门、汕头等地,其中既有设在地方武术协会、单项拳种研究会的考试点,也有设在综合院校、体育专科学院、武术学校与俱乐部的考试点。
    总体来看,这些基层考试点有着很多共同的工作特点,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强调以高标准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严格要求,不走过场,没有半点儿戏。同时,普遍重视培养段位制骨干队伍,努力通过组织段位制培训、指导和表演展示等活动,向更多的人群推广武术段位制,并且根据各自自身实际情况开展定点培训与晨晚习武相结合等常态活动。

武术进校园为重点

    在广东各考试点的工作中,以武术进校园为重点的推广工作成绩尤其显著。例如,中山大学考试点以段位武术内容作为全校武术的教学内容,并编制了相关的教学大纲和教学模式,形成独立的教学体系。课堂之外的各校区学生协会和武术队也都进行段位武术的学习,以协会形式面向社会招收会员,推广段位武术。中山大学还在海外留学生体育课教学中开设了段位制杨式太极拳课程,同时对在校教职工推广段位武术项目。
    而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首先在本院学生中开展了武术段位制的培训与考试,随后面向社会,在与校合作的校企设点开展普及推广工作。这些培训工作都是由省体育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具体组织实施,省武术协会与校重竞技教研室老师全力配合,有组织有计划地展开。
    湛江少林学校则将武术段位制长拳、咏春拳列入武术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让每位教练和学生在学习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中感受到不一样的学习乐趣和提高。同时,还把段位制系列教程项目加入校运动会竞赛项目,并安排每周对教练进行《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项目进行学习和训练,受到教练和学生的好评和喜爱。
    此外,珠海市武术协会、中山市小榄镇永宁龙狮武术团等考试点,也都与本地教育主管部门沟通,派教练到学校教授段位武术套路,对学习成绩突出的鼓励其参加段位制考核。

加强考试点自身建设

    广东湛江陈式太极拳协会多次组织协会主要骨干认真学习《中国武术段位制》,他们建立了考试点电脑档案,为考试点的段位申段、晋段人员建档并保存。此外,还建立了考试点的财务账目,专款使用资金。该协会网页上也建立了《中国武术段位制》学习栏目,通过网络宣传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相关知识。据了解,湛江陈氏太极拳协会还多次通过本地报刊、电视台以新闻报道及广告形式推广段位制,并积极参加当地的各种公益活动,充分展示段位套路,目前,这个协会已经在本地10多个公园设立教学点,吸引了大批群众参加段位武术学习。
    江门市蓬江区美景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则建立健全武术段位考试点内部机构,在其常务理事会的监督下明确职能、各司其职,形成有章可循、规范管理的工作格局。俱乐部全方位加强与新闻媒体、学校之间的沟通,为会员的训练及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保证了武术段位考试点的各项活动的良性运转。

发挥单项拳种组织作用

    在广东的段位推广中,单项拳种组织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例如广州市太极拳协会就在其45个基层单位中大力推广《中国武术段位制》,晋段人数逐年增多。但从总体来看,单项拳种组织开展武术段位制工作情况不平衡,表现在开展项目不均衡和参加人年龄分布不均衡两方面。
    一般来说,在学龄青少年和中老年太极拳传习者中易于推广,而在某些地区有的传习者对武术段位制还有抵触情绪。在具体分析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时,北海武术协会考试点负责人陈开平认为,那些既想得到段位,又不想参加考试的人,就有抵触情绪。这些人大多有练习某种传统武术的经历,认为段位制影响了传统武术的发展。
    陈开平说,对于这个问题应该冷静看待,大家首先要看段位制考试的内容,它包括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两种,在录取分数中各占50%。自选动作可以是任何一种传统武术拳种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段位制带动了传统武术的发展。至于有人希望规定动作一定要包括他练的那种武技,这一点很难,因为中国武术协会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认定的武术拳种就有129种,国家不可能做129个武术拳种标准向全世界推广。只能根据当前社会的推广需要,有步骤地逐步研究增加推广内容。
    陈开平说,目前中国武术协会每年都组织传统武术比赛,传统武术高手完全可以在这一系列赛事中展示绝技,夺取桂冠。他认为,段位制考试和传统武术比赛是两个各自独立的评价体系,不能混为一谈。当前推动武术段位制的关键,仍然是坚持标准化建设。

(罗盘)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