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写稿子 能站台子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还记得上次写记者百味是今年8月,那时北京国际铁人三项赛还没开始,西昌马拉松也还没跑。时隔4个月,如今我已手握北铁年龄组亚军奖杯,胸前挂着西马完赛奖牌了。身边的同行总在调侃:“你现在是业余记者,专业运动员吧。”这时我一般都会回一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专业运动员一般都会将自己每年所参加的赛事分级归档,A类为重点比赛、B类为次重点比赛……以此类推。但对我这个初入铁三圈、跑圈的“菜鸟”选手而言,今年无非只有9月的北铁与11月的西马两场比赛,所以自然而然就都归到A类了。其实一直以来我都不是个特别自律的人,做事情也总是三分钟热度,但自从踏上“打铁”、“跑马”之旅,我25年来没扳过来的臭毛病瞬间烟消云散,整个人由内而外散发着爆棚的正能量。
    翻开备忘录里密密麻麻的训练统计,打开相册满是比赛与颁奖的照片,与北铁有关的光辉岁月一下子又浮现在眼前。那是我人生的第一场铁人三项赛,虽说只是半程,但也绝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入秋的北京已有丝丝凉意,穿着无袖的铁三服跃入冰冷的永定河,我开启了25.75公里(游泳750米,自行车20公里,跑步5公里)的征程。
    游泳刷新个人最好成绩,自行车摔车但奋力爬起,跑步超水平发挥,最终以1小时40分的成绩在首铁一举登上领奖台。与教练队友相拥庆祝,登台接受鲜花掌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6个月严苛的训练化为一道耀眼的金光。
    作为体育记者写稿时总会写道:走下领奖台,一切归零。的确,北铁的梦幻首秀已成过去,熬人的冬训11月16日也正式拉开序幕。为了应对北京的寒冬,我特意置办了骑行台,早起出了被窝就能训练。室外寒风瑟瑟,雾霾肆虐,那就常驻健身房与游泳馆。抛掉借口,专注冬训,只有这样来年才能继续发光发热。
    大半年的时间,脱胎换骨的变化。现在每当我出现在铁三赛场时总会有人问:“你这是比赛还是采访。”就像今年的重庆长寿湖,比赛时我拿起相机坐上摩托车,比赛后我换上铁三服一头扎进公开水域。别的记者观察赛道用眼睛看,我则要亲自实践,也许这样才能洞察比赛的细节与运动员的内心。
    每一个人都该有梦,每一个有梦的人都该顺着梦想的光芒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因为总有一天你会站在最亮的地方,活成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明年4月成都金堂的铁三赛已进入备战倒计时,时间沙漏不等人,我定了6点的闹钟准备训练,那你呢?

(邢璐)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