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英权当选韩国足球先生攻陷还是被攻陷

    “中国足球攻陷韩国!”
    这并不是梦中或游戏中的场景,而是在中超广州恒大球员金英权力压孙兴民、寄诚庸等明星球员,当选“2015韩国足球先生”之后,韩国和中国媒体不约而同发出的声音。
    “攻陷”一词多少有些夸张,但至少说明了两国媒体对金英权过去一年总体表现的认可以及对广州恒大和其所代表的中超联赛进步的褒扬。
    可就这条鼓舞人心的新闻之外,还有一条消息值得注意:来自韩国的数据服务公司Team Twelve击败一众国内、国际竞争对手,获得了未来5年(合同为3+2)中甲联赛即时数据采集的资格。
    或许还有很多人对“即时数据采集”的说法并不熟悉,说白了,就是我们在观看足球比赛过程中,转播商提供的诸如球员跑动距离、射门数、传球数等这些数据化的内容。在足球已经从“游戏”发展为“生意”甚至“产业”的当口,足球数据也变得越来越不可或缺。
    可就是这样重要、核心的工作,居然被来自韩国的公司竞标获得,不能不说是“中国足球被韩国攻陷”。
    其实在中国足协内部,对于这样的结果也很遗憾,谁不希望本国的公司负责本国联赛的事务?但相比于Team Twelve,大部分国内竞标者确实在硬件、软件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失败无可避免。
    无独有偶,中超联赛的即时数据采集,也是由来自法国的公司Amisco负责。
    一方面是关注度直线提升、各支球队投入持续加大、国内影响力、国际话语权扶摇直上;另一方面则是核心的工作只能交由国外公司负责,而自己只能提供最基础的“比赛产品”,这就是中国职业足球联赛的现状。
    以“国际化”的观点来看,加强国际合作没有什么不好,毕竟足球设计的领域、层面很多,一个国家不可能全部包办,但问题是,即时数据是和技战术、临场安排、指挥一样重要的核心资源,交由国外公司负责(根据合同,其还有对于此类数据进行商业开发、包装、售卖等权益),势必会产生问题。
    联赛的即时数据采集权被国外公司“霸占”只是冰山一角,在基层的青少年足球培训领域,众多机构、众多单位甚至体育机构、体育单位,也更愿意使用国外的教练而不是国内的教练!理由?不外乎国外足球水平更高,能够帮助青少年球员更好、更快成长。
    按下这样的思路是否真的正确不表,其实无论是信息采集还是基层教练员使用,折射出的都是我国足球序列、足球产业发展不够全面、深入的问题。中国足球过去几十年的落后,绝不仅仅是竞技层面的落后,在相关的方方面面,我们还有很多的“欠账”,还有很多的“课”要补。
    金英权获得韩国足球先生、广州恒大三年内两夺亚冠冠军自然是中国足球进步的表现,但我们更希望在这些“高光”的情景之外,在更深层次、更关键的领域,中国足球也能取得突破。如若不然,中国足球的进步、发展将永远停留在浅层层面,而缺少推动我国足球事业快速前进的轴心、动力。

(林剑)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