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员是关键——专家支招云南竞技体育

    参加云南竞技体育发展务虚会的各路专家纷纷献计献策。崔大林、冯树勇制作了演讲用的PPT,崔大林利用短短几天,专门查阅了历届全运会资料,制作了云南在历届全运会获奖牌情况的图表,在会上进行了专业到位的分析。
    “我认为要提高运动员的水平,比较关键的一点是教练员一定要放下架子,善于吸纳其他人员,集中各方面的力量,组成共同的团队。”曾在中国国家队执教、后又担任香港自行车队主教练20多年的沈金康直言道,“没有一个教练员能懂得所有知识,所以教练团队必须容纳各学科人才,教练员应是统筹者、组织者,不能自己不懂又拒绝别人。”他说,跟20年前一个人说了算完全不同,现在自行车运动已进入数字时代,一个好的教练员团队才是竞技体育走上最高峰的重要因素,把所有力量集中起来才能进入新的层面。
    崔大林在分析云南应该大力发展传统耐力优势项目的同时表示,现代竞技体育发展日新月异,教练员应该加强业务学习,在训练理念和思路上有所变化,如果抱着老一套的传统,已经跟不上体育发展的步伐了。谈到具体方法,崔大林建议:“可以举行云南省内的研讨会,也可以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主动融入项目大家庭,跟国内外的项目同行多交流,改变过去师傅带徒弟的传统手工小作坊式的传承方法,倡导现代化、多学科的方式,多学习融汇,及时接纳新理念,跟上项目发展步伐。”
    崔大林专门举了国家游泳队的例子。他说,国家游泳队主动走出去,到澳大利亚向著名教练丹尼斯学习,又把丹尼斯请到北京,孙扬曾经的教练朱志根形容自己的收获“就像见到太阳一样”。崔大林说:“教练员学习新的思路、新的理念,就会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冯树勇从田径项目分析了云南教练的现状,他说,高水平运动员转行做教练员具有一定优势,对项目比较了解,但也要注意多学习研究新东西,不能满足于以前取得的成绩,要对运动员多些耐心,把自己的经验真正理清,对项目投入更多热情。
    黄彪分析了国家乒乓球队的实例,他说,教练是队伍的领头人,不仅要敢于承担责任,还要敢于发现和尝试新东西,要敢于管理队伍的带头大将。同时,作为教练员,不能固步自封,要把自己的东西拿出来同大家分享,实现资源共享,形成良好的氛围,大家都能提高。

(许珂)

【打印此页】 【关闭窗口】